為及時有效的實施職業中毒事故的應急救援和調查處理,將職業中毒事故的損失控制在最低程度,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和《職業病危害事故調查處理方法》的有關規定,結合我區實際情況,特制定***職業中毒事故應急預案。
一、適用范圍和工作原則
1、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本轄區內處置職業中毒事件的應急活動。
2、工作原則
職業中毒事件發生后,***衛生局設立職業中毒事件應急處理指揮部,負責對職業中毒事件應急處理的統一領導、統一指揮。***衛生監督所和***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及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做好職業中毒事件應急處理的有關工作,對中毒事件進行流行病學調查,現場監測和實驗室診斷,查明原因,確定危害程度,做出評價報告,并提出采取控制措施的意見。
二、應急救援機構分工及職責
1、職業中毒應急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職責:負責組織、指揮職業中毒應急工作,研究部署職業中毒預防控制、應急準備、應急處置等重大事項。
2、專業調查組
組長:
成員:
職責:在組長的帶領下迅速趕赴現場進行調查,根據生產工藝流程及急性中毒事故的危害物,結合中毒者的體征,找出急性職業中毒事故的有害因素和事故發生原因。
3、毒物檢測組
組長:
成員:
職責:在最短時間內檢測事發現場空氣中有害物性質及濃度,為救援工作提供第一手資料。
4、通訊聯絡組
組長:
成員:
職責: 負責與消防、急救中心等應急部門的聯絡工作,要求與各職能部門保持通訊暢通。
5、物資保障組
組長:
成員:
職責: 負責職業中毒應急物品和臨時性急需物品的采購和運送工作。
三、職業中毒事故等級界定
按一次職業病危害事故所造成的危害嚴重程度,職業中毒危害事故分為三類:
(一)特大事故:發生急性職業中毒50人以上或者死亡5人以上,或者發生職業性炭疽5人以上的。
(二)重大事故:發生急性職業中毒10人以上50人以下或者死亡5人以下的,或者發生職業性炭疽5人以下的;
(三)一般事故:發生急性職業中毒10人以下的;
四、職業中毒事件報告
1、***職業中毒應急組織辦公室向外公布職業中毒事故報告電話,接到職業中毒事故報告人電話時應詳細了解和記錄報告人單位名稱、報告人姓名、報告時間、主要聯絡人及備用聯絡人;事故發生地點、時間、發病情況、死亡人數、可能發生原因(毒物名稱、毒物狀態),波及的范圍。已采取措施和發展趨勢等,并及時向職業中毒應急辦公室有關領導匯報
2、衛生局接到職業中毒事件報告后,應實施緊急報告:
(1)重、特大職業中毒事件,應立即向***人民政府、市級、省級衛生行政部門和衛生部報告;
(2)一般職業中毒事件,應于6小時內向***人民政府和滄州市衛生局報告。
五、應急處置
1、接到職業中毒報告后救援隊伍迅速到位,確保市內15分鐘到達事故現場,市郊30分鐘到達事故現場。應急領導小組組長負責全局指揮、決策和對外協調工作,副組長協助組長工作,調查組成員服從統一指揮,各司其職,各盡其責。
2、考慮毒物的彌散和流動,應急救援人員應根據毒物的性質和可能濃度采取個人防護。配戴好防毒面具、防毒服、防毒靴等。采用一定的通風設施和報警裝置,備用應急照明、現場急救用品、洗眼器、淋浴裝置等設施。非應急救援人員不得進入中毒現場。
3、應急撤離通道應標識清楚,組織作業人員撤離,如果毒物的彌散、流動縣有方向性和規律性,可以根據需要,按照毒物的流向,在遠離人群、重要財產設施和相對較為安全的地方設置泄險區,用于吸納、消除、處理毒物,減少事故造成的傷亡和損失。
4、***衛生局及時組織職業衛生專業技術人員進入事故現場,進行快速檢測識別,確定引起中毒物質的種類及含量,并提出控制措施。
5、職業中毒救治醫院會同職業病防治機構制定出科學的救治方案,對中毒人員進行急救以及必要的醫學觀察,減少人員的傷亡。
六、保障措施
1、***衛生局指定的***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衛生監督所等機構相關人員,有權進入中毒事件現場進行調查、采樣、技術分析、檢驗和監督監測,對中毒事件的應急處理工作進行技術指導,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予以配合。職業病防治機構、醫療衛生機構應當服從中毒事件應急處理領導小組的統一指揮,相互配合、協作、集中力量開展醫療救治、現場調查工作。
2、中毒事件發生后,***衛生局保證中毒事件應急處理所需的醫療救護設備、救治藥品、醫療器械等物資的供應。
3、根據中毒事件應急處理的需要,中毒事件應急處理領導小組有權緊急調集人員、儲運物資、交通工具以及相關設施、設備,必要時,對人員進行疏散或者隔離,并可以依法對事發現場實行封鎖。
4、中毒事件應急處理指揮部根據中毒事件應急處理的需要,可以依法對水源等采取控制措施,并對中毒事件現場采取控制措施,宣傳預防知識,及時對易受損害人群采取預防措施。
5、職業中毒救治醫院應當對因中毒事件致病的人員提供醫療救助和現場救援,對就診病人必須接診治療,實行首診負責制,并書寫詳細、完整的病歷記錄;對須要轉送的病人,應當按規定將病人病歷記錄的復印件轉送至接診的或者指定的醫療機構。
6、發生職業中毒后,用人單位要按照《職業病防治法》的要求,保障因中毒事件致病、致殘的人員得到及時、有效的救治。
七、事故分析、評估
職業中毒事故應急小組根據調查分析,組織各救援人員召開事故鑒定會,查清事故發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質,估算出事故波及范圍,查明人員傷亡情況,預測事故后果,對事故后期處理提出建議。總結經驗,吸取教訓,提出預防措施,防止再次發生類似事故。
上一篇:海上意外事故搜救應急措施預案
下一篇:港口區食物安全應急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