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的、意義、指導思想
安全生產是我們國家一項重大政策,也是管理生產企業的重要原則之一,他關系到國家和人民生命財政的安全,關系到人民群眾的切實利益,關系到改革開放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和社會穩定,還關系到黨和政府在人民群眾中的形象,正確處理好安全與生產,安全與效益,安全與發展的關系,依法加強安全生產教育培訓,消除事故隱患,降低職業危害,保障勞動者的安全和健康,消除事故隱患,降低職業危害,保障勞動者的安全和健康,切實做好安全生產工作是企業義不容辭的責任,為此,特制訂本預案。
二、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應于嘉興市洪峰熱電有限公司事故處理。
三、事故報告制度
在通常情況下,企業發生傷亡事故,負傷人員或最先發現者應立即報告班組長,班組長應立即報告車間主任,車間主任應立即報告廠安技部門,安技部門應立即報告企業負責人,同時報告上級主管部門,在緊急情況下,為了不耽誤搶救時機,應迅速報告企業負責人,或上級有關部門,此便采取應急措施,減少傷亡事故的程度。
1、一般事故報告制度
逐級報告(負傷人員或最先發現者——班組長——車間主任——安技部門——企業負責人——上級主管部門)的同時車間填寫好“傷亡事故登記表”一式三份,報廠安技部門一份,上級主管部門一份,車間自存一份,填報時間最遲不能晚于事故發生后24小時。
2、重大事故報告制度
一次死亡1人或重傷3人以上的事故,企業發生死亡1人或重傷3人以上的事故,應立即用快速辦法報告企業主管部門和當地安全生產綜合管理部門。上報時間必須在事故發生后24小時內報出。
3、特大事故報告制度
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重大事故(包括一次重傷10人以上的事故)企業發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或重10人以上的重大事故,必須立即快速辦法逐級報主管部門、安全生產綜合管理部門、總工會、公安、檢察等部門,直到省級相關部門。
四、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1、當事故發生時安全管理人員及單位負責人應對事故進行應急處理。
2、事故發生后首先應立即救護受傷者。
3、采取措施制止事故的蔓延擴大,防止二次災害,要防止殘留危險品的燃燒、爆炸,防止可燃氣體、液體繼續泄漏揮發,形成爆炸性混合體,防止中毐隱燃,懸吊物塌落等。
4、保護事故現場,建立警戒線,撤離所有無關人員,并禁止入內,需要時應斷絕交通。
5、按國家事故分數標準,從七個方面進行傷害分析:
(1)受傷部位——身體何處受到傷害。
(2)受傷性質——受到何種傷害。
(3)傷害方式——受害者與致害物是如何接觸的。
(4)起因物——導致事故發生的物體、物質。
(5)致害物——直接引起傷害事故及中毒的物體或物質。
(6)不安全狀態——導致事故發生的物質條件。
(7)不安全行為——造成事故的人為錯誤。
6、事故善后處理工作
(一)人身傷亡后所支出的費用
(1)醫療費(含護理費)。
(2)喪葬及撫恤費用。
(3)補助及救濟費用。
(4)歇工工資。
(二)善后處理費用
(1)處理事故的事務性費用。
(2)現場搶救費用。
(3)清理現場費用。
(4)事故罰款和賠償費用。
(三)財產損失價值
(1)固定資產損產值。
(2)流動資產損失值。
五、事故調查處理
1、處理傷亡事故的目的,在于吸取教訓,采取措施,清除發生事故的隱患,避免事故重復發生,因此,對傷亡事故的處理,一定要堅持“四不放過”,即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過;事故者和群眾沒有受到教育不放過;沒有制定出防范措施不放過;領導責任不落實不放過。
2、一般事故的調查處理。由于企業負責人或指定人員,組織生產、技術、安全等部門有關人員及工會成員參加的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
3、重傷死亡事故的調查處理。對死亡1人以上或重傷3人以上的事故,由企業主管部門會同上級安全生產綜合管理部門、公安部門、工會、檢察院組成的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
4、事故調查組成員條件。
(1)具體事故調查所需要的某一方面專長。
(2)與發生事故沒有直接利害關系。
5、事故調查組的職責。
(1)查明事故發生的原因、過程和人員傷亡、經濟損失情況。
(2)確定事故責任者。
(3)提出事故處理意見和防范措施的建議。
(4)寫出事故調查報告。
6、事故調查工作內容。
(1)事故現場處理。
(2)物證搜集。
(3)事故事實材料搜集。
(4)證人材料搜集。
(5)事故調查記錄、照相(錄相)事故圖片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