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消防法》《火災大典》《物質燃燒學》《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結合多年的工作經歷的體會和感悟,編輯整理了這篇《中小學生消防安全常識》文章,在此6.1兒童節來臨之際,獻給所有的青少年兒童及其家長、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們:
主要內容:防火知識、滅火知識、逃生自救知識。
一、火源管理和防范措施(防火知識)
(一)打火機不要隨便放置。打火機體內的氣體是液態丁烷屬于易燃易爆化學危險品,所以不要放置在正面窗臺上或汽車駕駛室的風擋前,防止在充足陽光的照射下,發生物理性爆炸,此時如恰巧遇到明火即刻發生化學性爆燃,造成人員被燒傷或引燃周圍可燃物起火;
(二)煙頭不要隨意丟棄。實驗證實:香煙煙頭被丟棄后,自燃狀態下外表溫度為550℃—600℃,中心溫度為830℃左右。這個溫度明顯高于其他可燃物品的燃點。
在無風的條件下,水平放置香煙時,從燃著的煙頭燒到香煙過濾嘴一端需14-15分鐘;垂直放置時,由下往上燃燒到過濾嘴需12-13分鐘。
根據實驗,香煙引燃棉絮需3-7分鐘,引起晴綸著火只需1分鐘左右。由此可知,亂扔煙頭容易釀成火災也就不奇怪了。
由此,應提醒家人,不要隨意(在室內外)丟棄香煙:
一是在室外容易引起戶外垃圾、雜草起火以及各種堆垛起火;
二是家庭室內家里棉紡織品、放置物品居多,容易引發火災。
三是不要在車輛行車過程中丟棄香煙,此時會使煙頭在風力作用下落入同車室內或落入同向或對向相遇的敞開車廂內引發火災;(大家在電視新聞中經常見到貨車起火的視頻)
(三)蠟(香)燭。要謹慎小心使用:
一是使用前要清理周圍的可燃物,特別要保持周圍物體的穩定;
二是不要離開人員的監護,做到人走熄滅;
(四)爐灶。應注意:
一是停止使用燃氣時,及時關閉總閘閥,不要只關閉爐具處閥門,出現爐具或導管泄露燃氣,引發爆炸火災;
二是爐灶加工食品時不要脫離人員的監護,防止鍋內液體沸騰撲滅爐火,導致燃氣彌漫室內遇明火發生爆炸;或鍋內食物燒干過熱起火燃燒;
三是不要在爐灶前傾倒面粉,防止面粉粉塵爆炸;
四是不要在爐灶旁噴殺蟲劑,因為殺蟲劑具有較高的揮發性和易燃性,防止爆炸或爆燃起火。
(五)電器(電腦、電視劇等)平時注意不用要及時關閉電源,特別是長時間不用要切斷電源等;
(六)電熱器、電暖風。應注意:
一是要遠離可燃物擺放、更不要覆蓋可燃物;
二是不要脫離人員的監護,做的人離開既關閉電源;
三是不要使用過負荷導線。
(七)電褥子、電熱毯。應該注意:
切勿弄濕或折疊中使用,防止遇濕導電或折疊短路起火;
(八)家庭不要隨意亂拉接臨時電線:防止由于導線布設不規范或連接松動發生短路、接觸不良引發火災;
(九)平時注意關閉居家窗戶:防止室外火種(例如煙花爆竹等)竄入室內引起火災;
(十)在家里切記不要聞道液化氣味或聽到液化氣、天然氣泄漏報警器報警,盲目打開或關閉電器開關,避免引燃液化氣或天然氣發生爆炸。
二、滅火知識
(一)切記滅火器是家庭唯一的及時、有效的滅火工具,不要忘記家里購買滅火器和放置的位置;
(二)發現室內起火時,切不可貿然開門窗,以免空氣對流加快火勢燃燒和蔓延速度;
(三)滅火時:
一是在室外應站在上風方向,順風滅火;
二是在室內應背對著能夠撤離的通道或疏散門一側滅火,便于緊急情況撤離;
(四)平時要留意家里的總電源空氣開關的位置,當條件允許時:即刻拉下開關,關閉總電源。防止:
一是帶電施救人員觸電;
二是因火燒造成導線短路放電發生連鎖反應,從而瞬間發生大面積燃燒。
(四)滅火時不要盲目施救:
要做好個人防護,因為火災煙氣具有溫度高、毒性大的特點,應用毛巾、手帕、衣物等物品捂住口鼻防止中毒,切不可戀戰;
(五)幾種特殊火災的滅火:
1電器起火不要盲目用水滅火:防止人員觸電,要用棉被或厚衣物將電器覆蓋(捂)窒息滅火;
2油鍋起火不要盲目用水滅火,即:不可直接潑水滅火,會發生爆燃,燒傷人。應迅速關閉爐灶燃氣閥門,直接蓋上鍋蓋或用濕抹布覆蓋,還可向鍋內放入切好的蔬菜冷卻滅;
3液化氣或煤氣、天然氣的管線或爐具閘閥因漏氣著火時不要盲目施救:
一是迅速關閉總閥門;
二是同時可將毛巾或抹布等侵濕捂住著火點;
三、逃生自救知識
(一)介紹火災現場逃生所依賴的消防設施及及具體應用:
1疏散走道
根據《建筑防火設計規范》室內任一點至最近疏散門或安全出口的直線距離不應大于35米,行走距離不大于45米,其中:
1)一般場所的疏散走道的最小寬度不應小于1.1m。
2)人員密集商場營業廳內的主疏散走道寬度不應小于3米,付疏散走道寬度不應小于2米;
3)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及觀眾廳其疏散凈寬不應小于1.4m(比如影劇院)。
2疏散指示標志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應設置在安全出口和疏散門的正上方;
2)設置在疏散走道上,間距不應大于20米;
3)設置在袋形走道上,間距不應大于10米;
4)設置在走道轉角區,間距不應大于1米,并安裝在轉角處距地面1米以下的墻面或地面上。
5)應保證疏散標志指向最近的安全出口,并使人員在走道的任何位置都能看見和識別,同時,日常應保證疏散指示標志完好清晰,不被遮擋。
3安全出口、安全門、疏散門
1)安全出口的數量應經計算確定,且不應少于2個,只有當面積小于200平方米時可以設置1個安全出口。其中,公共娛樂場所大于50平方米的應設兩個出口;
2)公共場所內的營業廳、觀眾廳主要疏散走道應直通安全出口,且室內直通室外疏散通道的凈寬度不小于3米;
3)公共場所內的營業廳、觀眾廳等疏散門的凈寬度不應小于1.4米;
4)安全出口、疏散門不得設置門檻和影響疏散的障礙物,且門口內外1.4米范圍內不得設置臺階;
5)禁止占用、堵塞、封閉疏散。
4應急照明應符合下列規定:
(1)商場、市場、歌舞娛樂放映等公共建筑內的疏散走道;
(2)觀眾廳、展覽廳、多功能廳和建筑面積大于200平方米的營業廳、餐廳等人員密集場所;
(3)建筑面積大于100平方米的地下或半地下公共活動場所;
(4)封閉樓梯間、防煙樓梯;
(5)應急照明燈具應安裝在出口的頂部、墻面的上部或頂棚上。
據考證當人群密度為1.5人/m2時,步行速度為1m/s;當人群密度為3.0人/m2時,步行速度為0.51m/s;當人群密度為3.0人/米2時以上時,步行速度幾乎是0。
5樓梯間,一棟規模的建筑(除塔式住宅外),都分布著多個樓梯間。同時具有一下功能:
公共場所或高層建筑內樓梯間,應該設置封閉樓梯間,樓梯間的門應該是防火門。樓梯間具有上下貫通,并在首層直接通往室外,同時具有防火、防煙、 防輻射熱等功能。
(二)介紹火災發生發展的四個階段
1初起階段:起火后十幾分鐘里,燃燒面積不大,煙氣流動速度較慢,火焰輻射出的能量還不多,周圍物品和結構開始受熱,溫度上升不快,此時結構還沒被破壞。因此,初起階段是滅火的最有利時機,也是人員安全疏散的最有利時段。因此,應設法把火災及時控制、消滅在初起階段。
2發展階段:燃燒面積擴大,燃燒速度加快。
3猛烈階段:燃燒強度最大,熱輻射最強。
4下降和熄滅階段:逐漸減弱直至熄滅。
根據研究表明,建筑物室內在起火后,5-7分鐘內是撲救火災最有利的時機(消防隊接警出動時間為5分鐘的設計的根據)。如超過此時間,火災進入猛烈階段,就必須依賴消防隊來滅火,應快速撤離火災現場。
隨著人們生活內容的豐富多彩,各種旅游、度假、購物、聚餐、娛樂等社會活動形式多樣、場所各異,同時,由于現代社會不同場所的消防安全環境條件的復雜,有一些場所還不同程度存在著不安全的因素和火災隱患,發生火災的致災因素和潛在的危險還存在。
而火災一旦降臨,在濃煙毒氣和烈焰包圍下,不少人葬身火海,也有人死里逃生幸免于難。“只有絕望的人,沒有絕望的處境”。
統計顯示,火災中被濃煙熏死嗆死的人是燒死者的4-5倍。濃煙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一氧化碳中毒。常見的建筑材料燃燒時所產生的煙氣中,一氧化碳的含量高達2.5%(而人吸入一氧化碳的允許濃度為0.2%),人只要吸上兩三口就會失去知覺,呼吸13分鐘就會導致死亡。
(三)火災現場逃生的基本方法
1火災時一定要保持鎮定,切不可驚慌失措,亂作一團,忙于縱身跳樓或乘坐電梯。要了解自己所處的環境位置,及時地掌握著火地點、火勢的大小和蔓延方向、途徑,然后,根據疏散指示標志的指示,有選擇選擇逃生路線和途徑;
2以尋張安全出口、疏散門為原則,因為安全出口直通疏散樓梯間,而樓梯間直接通往樓下室外,并且特別是封閉樓梯間具有防煙、防火、防熱輻射功能;這就是封閉樓梯間的門是防火門的原因了。
3選擇沿墻壁前行,不使用電梯;
4由于火災發生時煙氣大多聚集在上部空間,因此在逃生過程中應盡量將身體貼近地面宜用膝、肘著地,匍匐前進,或彎腰前進,因為近地處往往殘留新鮮空氣。注意,呼吸要小而淺。
5火災煙氣具有溫度高、毒性大的特點,要用毛巾、手帕等物品捂住口鼻防止中毒;
6逃生時應從高樓層處向低樓處逃生,因為火勢是向上燃燒的,火焰會自下而上地燒向樓頂。在非上樓不可的情況下,必須屏住呼吸上樓,迅速通過樓梯層。因為濃煙上升的速度是每秒3-5米,而人上樓的速度是每秒0.5米。
7善用通道,莫入電梯。按規范標準設計建造的建筑物,一般規模的建筑(除塔式住宅外)都會有兩個以上的上下貫通樓梯通道,即:每個樓層有兩個以上的樓梯間。發生火災時,要根據情況選擇進入相對較為安全的樓梯間,通過樓梯間的疏散樓梯逃生。除可以利用疏散樓梯外,還可以利用建筑物的陽臺、窗臺、天窗、屋頂等攀爬到周圍的安全地點,沿著落水管、避雷線等建筑結構中凸出物滑下樓也可脫險。在建筑中,電梯的供電系統在火災時隨時會斷電或因高溫的作用電梯變形而使人被困在電梯內,同時由于電梯井猶如貫通的煙囪般直通各樓層,有毒的煙霧直接威脅被困人員的生命,因此,千萬不要乘普通的電梯逃生。請記住:逃生的時候,乘電梯極危險。
(四)火災現場的基本技巧
(1)開門前應先用手觸摸門把鎖,如果門鎖溫度很高,或有煙霧從門縫中往里鉆,則說明大火或濃煙已封鎖房門出口,此時千萬別貿然打開房門;
(2)如果門鎖溫度正常或門縫沒有煙霧鉆進來,說明大火離自己尚有一段距離,此時可打開一道門縫觀察外面通道的情況;
(3)開門時要用一只腳去抵住門的下框,防止熱氣浪將門沖開,助長火勢蔓延,在確信大火并未對自己構成威脅的情況下,應盡快離開房間逃出火場。
(4)根據《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室內消火栓間距不大于30米,安全出口、疏散樓梯口應設置墻壁消火栓。因此,在逃離途中,在疏散走(通)道或樓梯口遇見明火時,不該坐以待斃應該主動操作墻壁消火栓勇敢滅火,這樣即清除了障礙又消滅了火勢。
謝謝,祝大家人人平安,家家幸福!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上一篇:濮陽第二河務局防汛工作早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