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長春市的李先生最近購買了一輛轎車,在上路前,他在汽車后窗上貼了一條標語:“新手,多關照!”同李先生一樣,長春市許多“新”有車一族都為自己的寶馬良駒請了一道“護身符”。于是,形形色色的汽車標語成了公路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經過積累,發現可以分為幾類:
1.直來直去型:
新手,磨合!
新手,女!
人老車新,離我遠點!
手心冒汗!
人老車破又磨合!
愛護新手,人人有責!
2.危言聳聽型:
近視,沒帶眼鏡!
新車上路,內有殺手!
一擋以上不會掛,熟練中!
剎車、油門分不清,都好使!
來吧,同歸于盡!
當您看到這行字時,您的車離我太近了!
開不好瞎開,擠我跟你急!
3.畢恭畢敬型:
大齡女司機,多關照!
您是師傅,隨便超!
4.情意綿綿型:
別吻我,我怕羞(修)
5.實話實說型:
不會坡起,駕校有責!
6.夸張幽默型:
超級面瓜閃亮登場!
新手手潮,越催越面!
女司機+磨合+頭一次=女魔頭
您就當我是“紅燈”
(奧拓車):別欺負我小,我哥是奧迪!
這一條條汽車標語可以看成一種社會現象。就像北京師范大學一位民谷學博士所說,汽車標語是改革開放的產物,它的背后體現一種文化,可以代表一種文明,如同出自美國、風靡全球的“T恤文化”一樣,是一種潮流,體現一種時尚。
一個年輕司機說,汽車標語挺有意思的,如果跑長途時能看到一條幽默的標語,頓時就不覺得累了。同時,標語也給汽車添加了一點裝飾。出租車司機張師傅這樣說:“現在的社會是開放的,人與人之間不能孤立,彼此需要更多的交流。在車水馬龍的公路上,車與車之間也有交流。除了鳴喇叭的方式外,汽車相當規模語也將我們司機之間的關系拉近了,這是一種無聲的交流。”(王猛)
上一篇:掌握技巧,避讓汽車事故
下一篇:行車前勿忘安全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