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企業文化的簡要說明
首先我們必須先了解‘什么是“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按現代的定義是指企業由簡單,硬性的人或物的單一管理,發展成多層次的綜合的高級管理的總和表現;通常是由三個層面構成(精神層,物資層,精神物資融合層);更實際的說——它是企業的凝聚力(精神層),是企業生產與市場發展的原動力(物資層),同時也是企業管理理念和整體應對各種形態所表現的素質與能力的總特征(精神物資融合層)。
二 安全管理與企業文化的緊密關系
從企業文化現代的定義來看,安全管理可以說屬于其精神物資融合層的部分;為什么這么說呢?是因為安全管理的本身是在現代企業管理發展需求而產生和細分出的體系分支,其核心是本著以“安全為先,進一步加強和促進企業正常生產,發展”的原則;它所展開的意義可以說既促進企業和員工的素質的健康發展,又促進企業和員工的效益盡可能的得到最大的提高。所以加強安全管理勢在必行;使之成企業的重要文化!
三 安全管理的發展
我國的安全管理的發展,概括起來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安全管理無意識階段,安全管理形式主義階段,安全管理成企業重要文化階段。現在正處于第三階段;這個階段所面臨的課題的中心就是如何做到——由被動的安全管理轉為自覺的安全管理,進而產生雙方最大利益的實現!
四 現階段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
看看這幾年所報道的各種安全生產事故,再看看國家安監總局網,各大報紙等對(煤礦,非煤礦)傷亡事故調查及分析;我們不難看出——這幾年安全生產事故的特點主要集中在違反操作規程或勞動生產環境不良和安全設施缺少或有缺陷上;更詳細的說還有安全管理的培訓工作不到位或停留在形式上,檢修所用的材料不合格或馬虎檢修,安監工作檢查,審查不到位等;也就是說我們必須加強安全管理!
五 針對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的解決方法的探討
發生安全生產事故或多或少會影響正常的生產經營,還有員工的工作情緒等;順其自然:“使企業和個人經濟效益盡可能得到最大的提升” 也就無法實現!所以使安全管理成企業的重要文化勢在必行!那應該如何做到呢?下面我就談談我的觀點——
第一,確立安全管理的領導體系,建立確切的職權,責任與分工具體化的制度。
沒有至上而下的領導體系,那么就會造成安全管理的雜亂無章或者產生只打雷不下雨的情況;這無形當中就潛伏著一種安全隱患!有了領導體系還要有明確的職權,責任與分工,否則到事故出來時極可能造成相互推卸責任或對責任人的誤處理等。
第二,建立完善的獎懲,調查公開化條例。
現在的社會是務實的,如獎懲的度沒制定好,會產生事故造就者不怕,發現事故隱患者不愛“多事”——及時匯報,及早消除隱患等的無所謂心理!調查條例沒有也是一種安全隱患——會造就對事態馬虎處理和分析,該受教育者沒受教育,不該重復發生的事故重復發生等。
第三,建立合理,嚴格的培訓制度。
為什么說的是合理,嚴格的培訓制度?其原因就是若沒合理的安排時間就使得員工作息時間受影響,還會使員工對培訓工作產生逆反心理;這樣不僅不能達到預期效果反而情況更糟!也就是說必要的時候可以采取分發材料自己看,然后在定期安全會上交流感想并寫出感想,再交相關部門批閱;嚴格是要員工明白安全的重要性——安全不僅是對企業體現出主人翁的態度,也是對自己的平安的負責;這樣才能真正有效的實施安全培訓工作!
第四,建立清晰的相互監督,環境安全,各層安全應變應急預案機制。
相互監督,是因為安全應該是整個團對都必須遵守的。于私沒有安全,生命若受傷害,怎么能正常工作提高個人收入;于公沒有安全,違規操作產生大的事故,會造成企業和同事們正常經濟收入的損失!環境安全的制定是為了正常生產工作;環境存在安全隱患就無法正常生產工作;講到各層安全應變應急預案機制部分是加強安全的做法,使得將來若出現事故時,可以盡量地減輕減小事態和快速恢復正常生產!
第五,加強其他相關的各項工作的相互協調與配合。
這些年那么多的各類安全事故報道,真是觸目驚心!在需要定期與不定期的檢查,他查與自查,培訓與實施的同時;當然還需要其他工作的配合才能更有成效,比如采購的材料要合格,危險品合理監管,設備的檢修,施工設計,審核,驗收等的工作要嚴格把關,其過程采用信息交流單,信息反饋單程序以及完成后存檔制度。
第六,不定期舉行安全文化知識競賽,演講,安全交流等活動。
這是使安全管理得到深化的做法,使員工在活動中不知不覺地將靜態和動態教育相結合,由被動的安全教育轉為主動安全教育,真正的感受到安全的重要性的關鍵;以達到進一步深入人心的作用!這樣也有益豐富員工的業余生活,提高士氣!從而體現安全管理的人性化的本質!
上一篇:08年安全目標
下一篇:企業的安全發展應抓“五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