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管道的檢修與設備檢修一樣,可分為計劃檢修和非計劃檢修兩大類。從組織管理和經濟效益考慮,計劃檢修有其一定的優越性(包括大、中、小修),但故障性的臨時檢修仍屬難免。管道在出現缺陷或故障時,如不能在運行中實施修理,又不可能等待計劃停運檢修,就需要停車檢查和修理,以免故障擴大而引起事故。
1)檢修前的準備
檢修前的準備工作是把管道內的可燃、傷害性介質作徹底清除,并對檢修對象作仔細檢查,判明缺陷的狀況。
(1)管道系統降溫、卸壓、放料和置換
管道系統停車后,首先按操作規程把管道降溫至45℃以下,卸壓至大氣壓,放料應盡可能徹底。介質為易燃易爆有害氣體的管道,需用惰性氣體進行置換。
(2)用盲板將待修管道與不修管道及設備斷開
這種盲板應能承受系統的工作壓力,否則應將截止閥和盲板之間的一段管道卸掉,以免因閥門內漏而壓破盲板。
(3)管道的清洗和吹掃
管道清洗一般采用蒸汽、水或惰性氣體。酸性液體可用弱堿洗滌、清水沖洗,強堿性介質用大量水沖洗。系統不宜夾帶水份的一般用空氣和惰性(通常為氮氣)氣體吹掃。
(4)氣體的取樣分析
吹掃完畢后,應在管道系統的末端以及各個死角部位取樣分析,切實做到“停得穩、放得空、掃得凈”。經確認合格后,方能辦理整個管道系統的檢修交出手續,交付檢修單位實施檢修。表1為使用單位交付檢修單位的檢修交付手續表式。
表1 管道檢修任務交出單 年 月 日
使用單位 |
|
工段 |
|
管道名稱 |
|
管道編號 |
|
輸送介質 |
|
交出檢修前的分析結果 |
|
管道交出時的主要狀況 |
1.介質(物料或氣體)排除情況 2.可否進行檢修 3.檢修中安全注意事項 4.管道狀況 | ||
交出單位 |
|
施工單位 |
|
(5)管道系統的修前檢查
修前檢查的目的是要查明缺陷的性質、特征、范圍和缺陷發生的原因。通過檢查,最后確定修理方案,并經技術負責人批準。按照已確定的修理方案和工藝實施檢修,才能保證修理質量,否則可能人為地造成缺陷的擴大。
修前檢查還包括對管道系統經過一定的運行周期后定期的技術狀況的專業調查,如腐蝕、應力、疲勞、環境情況的調查;機械性能、支撐結構、運行狀況、緊固結構、其他安全附件狀況的調查。尤其要對易受沖刷、腐蝕、高溫及受交變應力、曾經出現超溫超壓可能影響材料和結構強度、以蠕變率控制使用壽命、使用期限已接近設計壽命、可能引起氫蝕的部位和管段,必要時要取樣做全面理化檢驗,包括化學成分、力學性能、硬度、沖擊韌性和金相等,根據調查情況結果來對管道系統作出評估,以確定其綜合技術狀況。
2)檢修工程的技術措施
管道檢修必須要有嚴密的技術措施。檢修現場要設置裝置檢修平面布置圖、施工統籌網絡圖、施工進度表。重要的工程項目還要有施工技術方案書,并制定周全的安全措施。
工程質量要精益求精,認真執行相應的管道檢修規程、規范和質量驗收標準,堅持“五個做到”(道道焊口有鋼印、主要焊縫有驗收單、項項工程有資料、工序交接有檢查、材料配件有鑒定)。
3)檢修的驗收
管道檢修項目必須經過自檢、互檢、工序交換檢查和專業檢驗。凡不符合要求者,應堅持推倒重來。檢修完畢應具備的交接驗收資料參照管道安裝竣工資料的內容要求。
一般管道由使用單位組織驗收,Ⅰ、Ⅱ、Ⅲ類管道由企業的設備部門組織驗收。管道驗收后均應辦理三方(施工、使用、管理)簽字交接手續。整個系統檢修完畢后,應組織工程質量總驗收,并需作出鑒定,提出開車報告。
管道檢修工程工作程序如圖1所示。
圖1 管道檢修工作程序
4)管道交付使用前的安全檢查
為了保證安全生產,檢修后的壓力管道在交付使用前,應組織專人進行一次安全檢查,其內容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①管道的技術狀態。管道是否已按工藝要求與其他設備、有關配管相連,檢修用的臨時盲板是否已拆除,各路閥門是否按要求處于相應啟、閉狀態,法蘭墊片是否齊全,連接螺栓是否已均勻上緊,試驗用水是否已排除干凈。對于易燃易爆管道系統,是否已用惰性氣體置換,排除了管道各個部位的空氣,以保證管道的安全運行。
②安全附件。應齊全,無任何損傷,并且均已按規定進行過校檢,鉛封完整。
③檢修現場。應拆除檢修時的一切臨時設施,做到檢修場地清,開工場地凈,工完料盡,沒有任何雜物和垃圾。
5)檢修記錄
壓力管道檢修完畢后,應由檢修人員填寫檢修記錄。檢修記錄的格式要求統一,重點要突出,責任要明確,才能提高歸檔以后查閱和利用的價值。檢修記錄的內容應包括:
①檢修的原因,檢修管道系統的簡圖;
②計劃檢修時間、實際檢修時間、檢修耗用幾小時;
③檢修前管道存在的主要缺陷、本次修理中發現的主要問題、本次修理中進行的材料、技術、結構改進的內容等;
④管材及主要管件、附件更換的情況,包括名稱、數量、材料及損壞情況;
⑤檢修前后的檢查、測量、理化檢測等資料;
⑥檢修所用鋼材、焊條、管件和其他附件的質量證明書、合格證、復驗報告等;
⑦如檢修用的材料與原管道系統的原始材料不同,則應有材料代用的審批手續;
⑧檢修工藝實施記錄;
⑨安全附件檢修、調試、校驗記錄。系統耐壓、嚴密試驗報告;
⑩檢修工程責任人、負責人、使用單位驗收人和管理人員的簽署意見。
要對檢修工人反復強調檢修記錄在設備管理中的重要性,要利用一切時機進行宣傳教育,使有關人員有清醒的認識,充分重視檢修記錄。管理人員要做好示范和指導工作,使檢修記錄走向規范化、制度化和科學化。
6)檢修工作的安全注意事項
壓力,管道的檢修工作有其自身的特點,檢修部門及有關人員必須加強檢修現場的綜合管理,不斷提高現場管理水平,在確保安全和檢修質量的前提下,做到文明檢修,完成各項檢修任務。管道安全作業除應遵循一般設備安全檢修有關要求外,還應注意:
①管道系統停工檢修前,要認真做好“五交底”,達到“七落實”。五交底:工程任務交底、質量標準交底、設計圖紙交底、器材供應交底和施工安全措施交底;七落實:施工任務落實、設計圖紙落實、材料設備落實、施工人員落實、施工機具落實、技術組織措施落實和質量安全措施落實。
②檢修工程必須文明施工,現場道路平整,消防通道暢通,原材料、工具分規格碼放整齊,現場有安全標志。檢修零部件“三不落地”、“三不見天”。不高空拋物,檢修完畢工完料凈場地清;不亂用大錘、管鉗、扁鏟;不亂折、亂拉、亂頂、亂栓、亂割;不亂打保溫油漆;不亂卸用其他設備的零件。
③管道檢修時要做到“三分清”與“三除凈”。三分清:合金鋼材料、緊固件與一般碳鋼材料、緊固件、配件分清,已緊螺母、堵頭與未緊螺母、堵頭分清,焊條牌號及焊接材料分清;三除凈:管道內結焦污物除凈,水管內水垢、氧化物除凈,試壓試漏水除凈。
④管道帶壓時,不能對主要受壓管件、管材進行任何修理或緊固工作,以免發生意外事故。
⑤管道檢修涉及的有關特殊工種,如起重、電工、焊工、架子工、吊車和運輸車輛駕駛員等要經專業培訓,并經考試合格后持證上崗,方可參與施工。
⑥嚴格執行現場動火制度,沒有動火批準手續不準動火作業。動火現場的可燃物必須清除,管道與鄰近的易燃易爆系統在動火前須切斷物料插好盲板,并經置換分析確認合格。動火地點應配備有關滅火器材,動火完畢后應熄滅余火,切斷電源。焊接作業必須執行“十不焊”:不是焊工不焊;要害部位和重要場所未經批準不焊;不了解焊接地點周圍情況不焊;內存易燃易爆物料的管道不焊;不了解管道內部情況不焊;用可燃材料做保溫的管道不焊;密封或有壓力的管道不焊;焊接部位有易燃易爆物品不焊;附近有與明火作業相抵觸的作業不焊;禁區內未辦理動火審批手續不焊。
⑦嚴格執行現場動土制度,沒有動土批準手續不準開挖土方,以免損傷地下其他隱蔽工程,釀成故障和事故。動土手續必須由規劃、設計、管理、電氣、電訊、動力、供排水等部門審核簽發。
⑧進入現場人員必須正確佩帶安全帽,從事高處作業人員必須正確佩帶使用安全帶,架空管道有關通道應有相應護板、護欄等可靠防護設施。
⑨重大吊裝工程應有專人指揮,有吊裝方案,吊裝區域設警示線,執行作業要制度化。嚴禁利用管道、設備、樓板等作支撐點,吊裝周圍環境、電線等要符合吊裝要求。
⑩射線探傷作業人員應穿戴好符合標準的防護用品,作業場所禁止飲食、吸煙,并設置警戒線,有明顯標志,有專人監護。
⑾在緊急情況下進行有毒有害介質管道搶修時,應配戴防毒面具進行作業,在地溝、管溝、室內、開挖的土方、窨井內作業需使用無缺陷的長管式防毒面具。
上一篇:壓力管道常規檢修方法
下一篇:正確認識燃燒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