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企業所發生的事故,特別是多人的重大事故,往往是多環節,多人員的失誤造成的,技術管理出現漏洞是其中的一個方面。要實現煤炭企業安全上的根本好轉,穩定安全生產的良好局面,加強技術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基礎工作。
技術工作和技術管理的特點是超前性、規劃性和指導性,因而是煤炭企業安全生產和正常經營的基礎和保證。安全狀況是企業基礎工作和管理工作強弱的具體體現,為實現煤礦安全生產必須在行政管理、生產管理、技術管理、現場管理、安全監察、培訓教育等方面下功夫,在當前煤礦安全生產管理體制下,進一步加強技術管理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1、抓好事故隱患的排查治理
在地下開采的煤礦中,客觀上存在著水、火、瓦斯、粉塵、頂板等危害因素,這些不利因素實際上是開采對象和環境顯現出來的負面效應。煤礦生產的產品種類一般比較單一,但是其生產過程復雜、環節多,采煤和掘進有打眼、放炮、運輸、支護等工藝,礦井有提升運輸、通風、排水、供電、通訊等工序和環節,這些工序和環節配合的不恰當、功能的失效和內部機制的失衡均會釀成故障或事故。嚴重危及職工的安全和健康。
煤礦地質條件和生產環節復雜程度的差異對其安全狀況影響甚大。地質條件和生產環節復雜的礦井,不利因素多,治理難度大,安全生產的形勢嚴峻。但是,不論何種條件的煤礦,均存在不安全因素,只是程度的不同而已,因此,所有煤礦都需著力抓不安全因素的治理工作。
我們通常把可能釀成事故的不安全因素稱為事故隱患。對隱患的排查治理無疑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通過排查隱患,能夠全面認識本單位存在的問題及其嚴重程度,以便有針對性的采取治理措施,明確安全上的工作重點并安排治理隱患的工程,為預防事故奠定基礎。
在排查隱患時,應對地質條件、生產環節、開采狀況等進行全面具體的分析,不僅要有定性分析,還要盡可能做到定量分析。對隱患的不認識和認識的不充分本身就是一種隱患。有些雖然是一般隱患,由于人們的認識不足,重視不夠,治理措施不落實,從而上升為重大隱患直至造成事故。
根據隱患存在的時間長短,分為長期性和短期性的隱患。例如:在瓦斯礦井,開采有煤塵爆炸危險和有自燃發火的礦井,有水患危險的礦井,瓦斯、煤塵、水害、自然發火和頂板問題,自然是長期性隱患,有的隱患將伴隨礦井開采的始終。對這類隱患要加強基礎工作建立規章制度,完善監測手段,實施防治措施,使其不出現危險狀態。瓦斯濃度的異常和超限采掘工作面接近小窯,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頂和周期來壓及過斷層和老空等屬于短期性隱患。對這類隱患明確責任,強化治理措施,使其盡快消除或通過。
2、搞好礦井開拓開采設計
礦井的開拓和開采設計是巷道布置、階段和采區劃分,開采程序、采掘工程、生產系統和環節、設備能力和選型以及安全技術措施等的總體規劃和安排。為滿足礦井合理開拓布置的需要,在查明開拓開采區域地質和開采技術條件的同時,還要加強水文地質和瓦斯地質工作,使設計置于可靠資料的基礎上。設計應貫徹集中化、機械化和設備能力留有適當的余地,全礦性的防治事故措施應當加強,努力提高礦井的抗災能力。
采區設計的合理與否對使用期間安全生產的影響較為直接。采區設計除按有關規定和要求為內容進行編制外,其巷道布置應同采區通風一并考慮,巷道斷面選擇應滿足風量分配的需要,煤層群或分層開采盡可能聯合布置采區,正規采區應布置局部通風系統,采區內若采用軌道運輸,其上、中、下部車場應通過計劃進行正規設計。即使是臨時性的車場,也應使安全間隙符合規定,切不可馬虎湊合,有水患威脅的采區要有完善的排水系統,必要時設置專用疏排水通道。
煤礦開拓開采設計要遵循《煤礦安全規程》,將《規程》中的規定在設計中體現出來。煤礦采掘《作業規程》更應以《煤礦安全規程》為依據。
3、努力推廣新技術和開展技術創新
煤礦安全狀況不排除受制于地質和開采的特殊條件外,還與裝備和工藝落后,用人多有很大關系。要實現煤礦安全的根本好轉,還必須依靠科技進步,改進開采方法,大力推廣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盡量減少笨重體力勞動,努力改善井下工作環境,不斷改進礦井技術面貌。
推廣新技術應因地制宜,事前的可行性研究和技術的論證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對改善安全條件的新技術和新設備予以重視,不能因為沒有直接經濟效益而忽略。應注意在新條件下推廣使用新技術和新設備的適應性,避免形成新的隱患,使其在安全生產中發揮良好作用。
技術上的改進和創新所面臨的安全問題較多。例如,過去認為不能使用機械化采煤的煤層中發展采煤機械化;在特殊條件下采用錨噴支護等。將上述諸多困難歸納起來有兩條:一是原有的部分做法和經驗不能使用了,必須重新探索新方法和積累新經驗;二是有些要突破原有的規定。在技術工作中不敢創新是不對的,但對創新工作采取簡單從事不顧安全后果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正確的做法是慎重對待創新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新問題,積極穩妥地開展工作,循序漸進地進行試驗。
4、進一步健全技術管理體系 煤礦安全生產的大量事實已經說明了加強對生產技術的領導,明確職責分工,建立以總工程師為首的技術責任制和技術管理體系的重要性。為了適應安全生產的需要,必須進一步提高認識,統一思想,從組織上充實技術管理人員,調動工程技術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當前,部分煤炭企業經營較為困難,效益較差,影響了職工的生產積極性,造成一些技術人員流失。再有,技術工作責任較大,而得到的待遇偏低,晉升提拔緩慢,影響了一部分人的積極性,致使有些人產生“得過且過,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思想,不能主動地發現和解決問題。三是目前企業的技術創新機制和激勵機制尚不完善,甚至存在有干好干壞一個樣的情形,因而使廣大職工,其中也包括工程技術人員缺乏技術創新的熱情。這些問題若能得到較好的解決,使廣大技術人員熱愛礦山,愿為煤炭事業奉獻畢生精力,在工作上積極主動、千方百計開展技術創新活動,不斷改進生產技術和安全技術,則肯定會對安全生產做出有力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