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在京發布中國企業新紀錄,確認華能大連電廠創造了一項新的世界紀錄———該廠3號機組自2002年6月22日小修啟動后,到今年3月15日按計劃停機轉入中修,連續安全運行了633天!
根據國際互聯網權威數據庫和有關電力方面的頂級網站記載,截至2003年,國際上同類型火電機組最長連續運行紀錄為607天。也就是說,華能大連電廠3號機組創造的這一成績,為世界火電機組連續運行的最高紀錄。
這一世界紀錄是怎樣誕生的呢?
華能大連電廠分兩期建設,共進口4臺35萬千瓦火電機組,分別于1988年和1998年正式投產。投產后,他們就扎扎實實抓基礎管理,早在1994年,就被原國家電力部命名為全國第一個“一流火力發電廠”。
這次創下世界紀錄的是3號機組,此前,1號機組就創造了連續運行510天的國內最高紀錄,時間是自2000年10月25日大修啟動,至2002年3月18日按計劃轉入小修。據統計,目前連續運行超過500天的機組,全世界僅十余臺,而華能大連電廠就占兩臺。
機組要連續運行,設備管理是關鍵。傳統的檢修管理模式是原電力部定的:一年兩次計劃檢修(小修),三年一次大修。上個世紀90年代初,華能大連電廠在國內率先打破傳統檢修管理模式,改為每年一小修,大修間隔由3年延長到4年。近幾年又把大修從4年延長到6年,2號機組的大修周期甚至延長到8年。
大修期延長一倍以上,科學地進行檢修優化至關重要。如對檢修模式優化,他們實行計劃檢修、定期檢修、狀態檢修、事故檢修等多種檢修模式并存的優化檢修體制。對主設備和重要輔助設備,通過計劃檢修和定期檢修進行預防控制,對一些輔助設備,完全采用事故檢修的方式。對檢修項目和措施優化,不是簡單減項目,而是“有層次、有重點、特事特辦”。2002年,3號機組小修發現A/B側主氣門嚴重卡澀,他們分析后決定擴大檢修項目,對主氣門解體檢查,果然發現大量金屬氧化銹垢。
實事求是、嚴格管理,華能大連電廠積累、建立了一套科學方法,把基礎管理工作越做越細。比如火電廠鍋爐四管最易爆管,要長周期連續安全運行,對鍋爐“防磨防爆”要求更高。為此,廠里專門成立了以生產副廠長為組長,相關專業人員、監督人員參加的鍋爐“防磨防爆”小組,劃部位個人承包和自檢、互檢相結合,嚴格執行獎懲規定。在機組檢修中,實行從檢修施工隊伍到防磨小組成員,再到防磨小組組長會同專人進行三級檢查,全面覆蓋,確保項目無遺漏。目前,該廠1號爐已將無爆管泄漏事故紀錄保持了13年。
設備再好也要靠人操控管理。設備運行的高水平,其實體現的是管理隊伍的高水平。華能大連電廠運行標準定員為每值12人,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并且完成了向“管理協調型”的轉變———運行人員由單純管設備、懂操作,轉變為全面掌握組織協調能力和設備管理能力的“全能值班工程師”。
全能是從點滴培養出來的。華能大連電廠在國內發電企業中創造性實施了“六值編制,五值運轉”模式,每個月有5個值從事正常運行工作,另一個值集中強化培訓。這樣每個值一年都有兩個月集中培訓時間,個個成為全能值班員、全能機組長。因此,在機組檢修及重大操作時,更強化了當班運行值的力量。
談到之所以能夠創造出世界紀錄,之所以能夠有兩臺機組的運行進入世界最好水平,牟維春廠長說了一句發人深省的話:“同樣的管理理念和措施,我們也許并不比別的廠高明多少,關鍵是要加強管理的執行力,將目標和措施落到實處。”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上一篇:我國勞動保護產業發展對策研究
下一篇:我國食品安全體系面臨八大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