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吃一塹,長一智。然而在安全生產中,吃一塹固然長一智,但代介太大了。通過慘痛案例,也可做到不吃塹也能長智。
某建筑企亞接連發生兩起性質相同的事故,后一肇事者頗有感觸他說,以為別人出事與己無關,想不到自己也步其后塵。此話道出了一些人常有的心態。現實生活中,不少人在生產中發生的事故,只要自己不沾邊,便不以為然,沒有從中吸取教訓,查一查自己在工作中是否也存在隱患,仍然我行我素,結果又重蹈他人覆轍,盡管此時后悔不已,長了一智,可畢竟付出的代價太大。其實,通過大量實例,不吃塹也長智完全能做到。明智之人,就善于從別人發生的事故中找出自己該吸取的教訓,引以為戒。這次會議的目的也是用別人的“塹”,長自己的“智”。施工規范和施工操作規程以及安全施工的各種規章制度和勞動紀律的規定,也正是從眾多。“吃塹”者的教訓總結,也是為了后人不再吃“塹”。所以,在生產中嚴格遵守操作規程,注重汲取。總結各種安全生產經驗,完全可以做一個不“吃塹”也“長智”的聰明人。
古人曰:“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憂勞興國,逸豫亡身”。古今中外的歷史經驗一再告誡我們:居安思危得安,居危思安得危;越是施工安全形勢較好的時候,越要力戒驕做自滿;越是在企業施工任務飽滿的時候,越要保持頭腦清醒。憂患是客觀存在,如果我們缺乏憂患意識,看不到存在施工中存在的隱患,盲目樂觀,就有可能麻痹大意,松懈斗志,以至墮入危隊的境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企業,一個人,如果沒有一點憂患意識,難免會“大意失荊州”。不少國內外企業因缺少憂患意識,盲目樂觀而導致企業破產的教訓實在不少。今天,我們講增強憂患意識,并不是杞人憂天,庸人自憂,而是來自當前安全生產形勢和現狀實事求是的科學分析。在平時施工中,滿足于現狀而不思進取,只做表面文章,將安全工作放在次要地位,遲早要發生重大安全事故。
無論是兄弟單位發生的安全事故,還是報刊雜志上載登的有關安全生產方面的報道應與本單位的實際情況“對號入座”,進行認真剖析和仔細檢查,借此發現自身存在的類似問題和隱患,以便及時預防和整改。這種未“亡羊”也“補牢”,是不交學費也學到可貴的實踐經驗是值得提倡的。
俗話說: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任何安全事故的發生,其表現形式雖然千差萬別,但經過仔細觀察,總有一些相同的規律可循,如果能自覺主動地對別人的教訓加以系統的總結、分析,并在實踐中加以借鑒運用,可以有效地防止失誤,以免“重蹈覆轍”造成一些必要的損失。然而在日常工作中,有許多單位往往忽視了這一點,對兄弟單位發生的安全事故漠不關心,有的甚至當故事聽當笑話傳。這種忽視別人教訓的做法,惡性事故遲早會有一天降臨到你的頭上。做到未雨綢纓,防患于未然。把別人的教訓當財富,把別人的失誤當良師,這種求真務實的做法,不失為一種糾“偏”正“誤”的高明之舉。
在生產現實中,許多單位對安全生產不可謂不重視,既有完整的制度,又有先進的設施,但往往是事與愿違,想抓好往往卻抓不好,這其中除了一定的客觀因素外,關鍵還是未將安全措施落到實處,忽視了吸取別人的教訓。
安全生產是企業管理的重點和永恒主題,安全文化是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份,是企業發展的根本保證。歷史的教訓反復告訴人們,安全生產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全員動手,綜合治理。當前,一些單位熱衷于“碰上開會講一講,來了文件學一學;上級督促動一動,出了問題查一查”。抓安全生產成了花架子,抓起來重要,落實起來次要;喊起來重要,工作起來不要,結果不僅出了安全事故,企業形象和利益也受到了損失。
企業領導抓安全,重在盡職。就是在工作中要盡心盡力,盡職盡責,正確行使自己的權力,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把職工(包括民工)安危時刻記在心上,把安全生產工作時刻抓在手上。安全工作重在盡職。要做到思想有認識,工作有計劃,組織不斷線,活動經常化,堅決糾正那種生產忙時忘了安全。形勢好時放松安全,出了事故再抓安全的傾向,應嚴格按規章辦事,規范施工,把制度切實落實到基層,落實到實際工作中,明確目標責任,加大檢查整改力度,把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
目前在施工現場一線作業工作百分之八十以上是農村來的民工,有的工地超過百分之九十。企業傷亡事故中,民工比例占百分之九十以上。而這些民工身上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安全意識薄弱的問題,造成企業安全措施得不
到有效地落實,這樣必然會造成安全事故。因此是當前施工現場急待解決的重大問題。
民工安全意識薄弱的原因,主要表現有:
民工來自農村,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對安全施工重要性的認識不夠。不懂如何維護其自身合法權益。民工小農思想意識影響,面對施工企業對安全設施投入不夠危及自身安全時,民工往往采取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直至事故發生在自己身上才后悔不迭。有的民工信奉樸實的“多干活,少說話”的信條,當工地的安全措施達不到要求時,也不提出合理的要求。
企業缺乏安全教育造成民工對安全規章制度了解不細。監督機制軟弱無力。在利益的驅動下,致使一些施工企業出現“不要安全第一,只要經濟效益”的現象。有的施11地不同程度存在安全制度落實不到位,履行職責不盡心的現象,更有甚者,大搞“你有政策,我有對策”的游戲,而且管理方法簡單粗暴。這些都嚴重影響了安全工作的開展。
對民工要堅持安全法制教育為先導,強化他們的安全意識,通過法律知識教育,引導民工以企業主人翁的胸懷全心全意為企業增效益的同時,注重用安全法規來維護自身的利益。通過民工安全操作規程培訓,引導民工認識到確保安全施工的重要性。對遵守安全規章表現好的工人進行大力表彰。通過血的案例憂患教育,牢固樹立安全施工利企利己的思想,以增強他們的責任感。
對企業的施工項目要建立健全監督激勵機制,完善落實崗位責任制。責任到人,確保安全的責任落實到民工身上,幫助民工學習安全知識,解決安全難題。
建筑企業中安全主管部門在檢查企業落實安全制上要堅持監督與考評相結合。真正使企業把安全生產工作做深、做活、做實,使之與生產同步進行。
“天與不取,反受其咎;時至不迎,反受其缺”。可見,憂患意識從本質上講是一種責任感,是一種昂首向上的精神狀態,是一種百折不撓的意志和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毅力。通過借錘敲鐘,警鐘長鳴,達到企業久治長安的目的。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上一篇:安全記在心頭做在手頭
下一篇:誠信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