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產形勢嚴峻已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一個突出的問題。近十幾年來,我國因各類事故死亡人數都在10萬人左右。近年來,重特大事故的數量雖然有所減少,但總死亡人數仍然居高不下,甚至呈現上升的趨勢。我國安全生產的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是:以企業為主體,控制重大危險源,治理事故隱患,努力提高我國整體安全生產水平。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減少傷亡事故,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促進經濟與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為達到這個目標,企業必須建立企業安全文化、加強專業技術人才隊伍的建設,全面提高企業職工的整體素質。
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是在一定的安全文化背景下進行的。要使企業生產經營要素達到和諧統一,要使企業以人為本、全面減災增效,要造就高素質高水平企業,實現持久安全生產,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就必須建設企業安全文化。安全文化是企業安全工作的靈魂,是企業全體員工對安全工作集體形成的一種共識,是實現安全長治久安的強有力的支撐。且企業安全文化是企業在長期生產經營活動中形成的被員工普遍信奉,并附諸實踐的,同企業目標一致的安全理念與價值取向及其實踐的總和。在安全生產中實施安全文化工程,堅持"以安全塑文化、用文化保安全"的原則,突出加強觀念文化、行為文化、制度文化和物態文化建設,真正用文化鑄造起安全盾牌,從而保證和推動企業安全生產穩定發展。
安全文化的培養,要從思想觀念轉變著手,更需要從陳舊的思想禁錮中解脫出來,用現代企業管理的理念和思維方法來思考這個問題。“無危為安、無損為全”。理論上說,只要對安全生產“人、機、料、法、環”要素受控管理就不應該有事故發生。但是,由于員工的安全理念還比較落后,管理工作存在盲區,部門與部門之間在處理工作時從部門利益出發,造成全局性管理互相矛盾,管理方式有差距等多方面的原因,就必然導致安全管理的疏漏。所以人的素質高低對安全生產尤為重要,必須不斷強化對員工的教育培訓,提升員工行為素質。很多企業職工“安全第一”的觀念還不牢靠,企業管理機制不完善。部分企業負責人堅持“安全第一”、“以人為本”的思想意識不強,重生產輕安全,重效益輕安全。對《安全生產法》所確立的生產經營單位安全保障制度不落實,往往是安全管理機構不健全,安全投入沒保障,規章制度不完善。針對這些現象,我們可以采取以會帶訓、半脫產培訓等簡單實效、靈活方便的學習形式進行安全教育,貫徹安全生產法的精神。在技術培訓上,本著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落實具體的培訓計劃。一般工種側重于崗位技能的應知應會培訓;安全管理人員及要害工種的培訓,側重于安全法律法規,操作技能和安全專業知識的培訓,提高他們對事故的處理能力和突發事故的應變能力;對特殊崗位員工、新分員工、轉崗工嚴格按照"先培訓、后上崗,先培訓、后就業"的原則進行安全培訓,明確規定"培訓學習達不到考核要求的不準上崗",切實增強了培訓學習的針對性、主動性和實效性。對薄弱人物及時開展安全預防性教育,有重點有步驟地進行培訓和幫教,從而使員工能夠干標準活、干放心活。同時通過建立安全風險抵押金把安全管理和個人利益掛鉤,增強了職工的責任心;建立安全隱患排查制。狠抓安全隱患的治理,把著眼點和立足點放在事故的超前防范上,健全完善安全隱患排查、治理、預案制度,對排查出的安全隱患實行跟蹤制,落實人員、落實時間進行整改;建立安全生產檢查制。制定了"安全生產檢查制度",充分發揮安監員、專業技術人員、黨政工團齊抓共管保安全的作用,對要害崗位進行不定期的巡回檢查,做到各類檢查時時有、不斷線。
大多數事故本來是可以避免的,但是在很多企業中從業人員整體素質下降,而專業人才面臨不足。許多企業一線工人相當一部分是農民工,而多數農民工是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安全意識較低。農民工一般采用協議工的形式,有的剛熟悉了工作,就卷鋪蓋走人,流動性較大,安全教育缺乏針對性,違章作業現象時有發生,人的不安全因素較為突出。故加強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事在必行。我們可以改善技術人員待遇。打破論資排輩的陳規陋習,在分配上,應適當向技術人員傾斜。大幅度提高業務技術骨干和有突出貢獻的技術人員的收入;充分發揮技術人員的作用。要充分尊重和發揮技術人員在安全生產中的作用,賦予他們支配與其職務相適應的人力、財力的權力,使他們有職有權,權責統一。在加強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的同時全面提高職工的整體素質,首要的問題是保證職工隊伍的相對穩定,可通過提高協議工養老保險和工傷保險提取比例。對現行用工制度進行改革,支持企業實行協議工可定期轉為長期合同制工人,穩定職工隊伍;加強職工培訓。制定新的符合實際的培訓標準和培訓教材,以防培訓流于形式且新招收人員必須經培訓考核合格,方可上崗作業。
總之,在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和發展的過程中,全面理解安全文化的精髓,并結合企業自身的生產實際建立具有自己特色的安全文化,使之在理論高度上形成規范的認識系統,是推動企業良性發展的必由之路。與此同時,加強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和全面提高職工的整體素質,從而使員工自發的、主動的、持久的按制度辦事,真正做到我要安全,我能安全。使安全理念內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形,并使安全生產和諧共振,從而持續激勵員工安全生產積極性和主動性,持續提高企業的安全生產控制能力和生產經營績效,實現企業與員工共贏。
上一篇:創建安全文化 抵制“三違”現象
下一篇:安全文化建設與構建和諧企業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