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是航空企業的立命安身之本,是航空企業的天字號工程,是企業員工的最大福利,如果離開安全談航空企業文化建設,如同紙上談兵,毫無基礎可言。隨著東航創建“精誠共進”核心價值觀的企業文化活動不斷深入,創建東航的安全文化并發揮其作用,顯得尤為必要和重要。要創建航空企業的安全文化,確保企業各項工作健康、持續、穩定地發展,必須做到:
一、創建航空企業安全文化 領導要首先帶頭
航空企業的各級領導在安全生產中肩負重要責任,企業的安全生產狀況如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領導的責任意識,工作作風和管理水平等因素,領導既是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組織者,也是被教育者。各級領導應自覺地學習《航空安全法》及各種有關安全生產的規章制度和法規,牢固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意識,不折不扣地履行自已的安全職責,在切實制訂各項安全技術保障措施的基礎上,抓好安全管理工作,積極倡導并努力建設航空企業安全文化,率先垂范,帶頭在安全文化的約束下規范自身行為,在企業營造“人人講安全,人人懂安全,人人要安全,人人保安全”的良好氛圍。
二、創建航空企業安全文化 全體員工均要參與
在航空企業,要完成一項航班生產任務,就像完成一臺機器的正常運轉工程,需要商務,機務,飛行等諸多生產崗位,每一個生產崗位都像一條環環相扣的鏈條,每位員工好比機器上的零件,哪個零件出了故障,都有可能使機器停運,也就是使航班生產運行不正常。事實上,大部分不安全事件都是少數安全素質不高的員工所致,也恰恰是他們,對安全教育更為漠視、反感、無所謂,才成為發生事故的隱患所在。
所以,安全文化建設應該更強調企業內全員參與,橫向到邊,縱向到底,普及全面,不留死角,同時,注重提高全員的安全素質,抓住影響員工隊伍安全素質的“軟肋”,諸如員工的安全理念樹立、安全規章學習的環境及安全教育等方面。
三、創建航空企業安全文化 要注重實效
創建航空企業安全文化,既要開展一些轟轟烈烈的活動來營造濃厚的氛圍,也要注重結合員工工作和生活實際情況,能真正打動員工心靈,引起共鳴的深層次活動,如堅持“邊飛邊整”制度;以觀看錄相等形象教育形式,重溫昔日事故案例,常揭歷史傷疤,以示警鐘常鳴,安全防范;以征文形式開展“身邊人說身邊事”活動,通過現身說法來教育員工收效更好;適時召開每周生產講評會,每月安委會,每季度空地協調會,每半年安全生產形勢分析會,每年度的安全工作會議等,利用網絡等形式加大宣傳,加強企業內部的溝通、交流和協調,以使廣大員工更多地了解不曾知道的歷史及當前時期的安全生產情況,將安全生產與他們的經濟效益掛鉤,觸及其靈魂,讓他們反思過去,牢記教訓,警示并約束自已的工作行為,促進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四、創建航空企業安全文化 要各部門齊抓共管
航空企業安全文化融會了現代企業經營理念、管理方式、價值觀念、群體意識、道德規范等多方面內容,其安全文化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黨政工團等各部門通力配合、齊抓共管、共同參與。其中,行政部門應不斷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積極倡導并大力支持安全文化建設;黨群部門要把安全文化建設作為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最佳結合點,充分發揮思想工作和群眾工作的優勢,開展各種員工喜聞樂見的安全文化活動,利用網絡和行業報紙等多種媒體,宣傳企業的安全知識,時刻把握不同時期的安全工作主題,及時報道并推廣安全生產的典型事件和經驗,曝光習慣性違章等不安全事件,宣傳安全知識,傳播安全文化理念,營造出“以人為本,安全和諧”的安全文化氛圍。
五、創建航空企業安全文化 要常抓不懈
航空企業的安全文化要圍繞企業文化的核心價值觀,是從更深層次去影響員工的觀念、道德、態度、情感和品行,安全文化素質的養成要靠不斷地向員工加以熏陶、影響、滲透,安全行為的規范也絕非一時之功,因此安全文化的建設不可能像實施一項安全措施計劃那樣立竿見影,需要持續不斷,循序漸進,常抓不懈和日積月累。形式上的安全月每年只有一次,但我們要把每月都當成安全月,適時進行安全情況分析,并對安全工作中的不安全隱患加以總結和整改,創建豐富的安全文化,營造企業良好的安全氛圍,促進企業的安全生產,以此推進航空企業各項工作健康、穩定、持續、順利地開展。
上一篇:鐵路安全文化的建設
下一篇:建設安全文化與績效管理的融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