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生產,尤其是危化品生產對安全生產條件的要求越來越高越規范。人是安全生產的責任者又是安全生產的受害方,因此,人在安全生產中起到關鍵性因素。員工素質的高低直接關系到安全生產的現狀和提高,然而,中小型化工企業員工素質與安全生產的新要求很不適應。
一、表現
1、 以農村轉移勞動力為主體,缺乏工業、工藝、化工、安全、職業危害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識。
2、 文化水平不高,以初中生為主體,化學、化工基礎薄弱。
3、 流動性大,安全生產知識、技能的系統性不夠。
4、 憑經驗操作為主,不知其所以然,化學反應、化工工藝、設備方面的理論基礎差。
5、 學習積極性不高,安全教育培訓效果不易達到。
6、 自主學習能力不強,無長遠職業規劃。
7、 年齡偏大,再學習增長知識、技能的潛力不大。
二、后果
1、安全意識薄弱。
2、安全防護與急救能力差。
3、處置不正常情況和事故能力低。
4、救護能力不夠。
5、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難。
6、習慣性違章根治難。
7、對職業危害的防護麻痹。
三、對策
1、提高進入化工的門檻。
2、加大培訓投入,進行系統培訓。
3、系統學習工藝、設備、安全等基礎知識。
4、加大工藝操作、事故救援的模擬好演練。
5、嚴格考核,反復教育。
6、結合生產工藝、安全事故案例進行經常性教育。
7、改革工資薪酬和用工制度,保持人員穩定。
8、推進學習型企業文化,加強安全文化建設。
上一篇: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探索
下一篇:如何防范員工的“心理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