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發展,企業文化建設作為一種新的管理科學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企業文化建設不僅能調動企業的物質力量,而且是開發企業精神力量的有效途徑。良好的企業安全文化是增強安全管理功能的重要的無形資產,一種優秀的煤礦企業安全文化一旦形成,將產生一種無形的力量,它會潛移默化地影響人們的行為。對于屬于特殊行業的煤礦企業,安全工作更是頭等大事,是煤礦企業生存的基礎和發展保障。技術可以學習,管理可以引進,惟有安全文化,只能產生于煤礦內部,需要大力提倡和長期精心培育。推進煤礦安全文化建設,“以安全塑文化、用文化保安全”,加強觀念文化、行為文化、制度文化和物態文化建設,真正用文化鑄造安全盾牌,有助于提升煤炭企業的安全管理水平,推動企業持續健康發展。
煤礦安全文化是煤礦企業在長期生產,經營實踐中堅持“以人為本,以安全生產為目標,以先進的科學技術為手段”所創造的一切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煤礦安全文化分為三個層次"即物質層,制度層和精神層,這三個層次是不可分割的。
一、煤礦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加強煤礦企業安全文化建設是企業生存發展的需要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處于激烈競爭狀態,擴大生產規模,提高產量,取得好的經濟效益是企業的共同追求,而這需要企業有一個安全穩定的環境。近幾年來安全生產形勢十分嚴峻,特大事故屢禁不止,人的違章行為得不到有效控制,重大隱患依然存在,企業疲于應付對事故的處理。因此,加強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形成濃厚的安全氛圍,良好的安全生產環境形成了,企業才能精心組織生產,才能穩產、高產,煤礦企業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2)安全文化建設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需要,是科學發展觀的體現我國能源利用方式的高消耗、粗放利用,導致了原材料生產和開采中的重產量、輕綜合利用的濫開濫采行為。面對著巨大的經濟利潤空間,也促使企業和地方政府用增產增收策略代替了適度規模條件下的安全生產策略。在這種經濟增長方式和發展模式下,可持續發展沒有辦法開展。而煤礦安全文化則要發展科學技術,提高人的素質,減少設備、設施的損失,減少原材料的損失,用低毒材料代替高毒材料,用無毒材料代替低毒材料,實現人與環境的和諧發展。
(3)煤礦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好壞決定著煤炭企業的整體形象煤炭是高危行業,礦工是特殊群體。煤礦在社會和公眾的印象中之所以得不到高分,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安全問題。煤礦井下作業,自然環境極差,勞動條件惡劣,水、火、瓦斯、煤塵、頂板等自然災害時刻威脅井下礦工的健康和生命,其屬性和本質就決定了安全文化建設在煤礦企業文化建設中的龍頭地位。煤礦的社會形象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煤礦的安全狀況。就煤礦的企業自身而言,安全搞好了,生產環節理順了,職工最大限度的發揮生產積極性,職工隊伍穩定才談得上愛崗敬業,塑造好企業形象。
(4)加強觀安全文化建設是提升職工安全思想境界的前提安全文化的培養,要從思想觀念轉變著手,用現代企業管理的理念和思維方法來思考這個問題。如,“煤礦條件差,出現事故是必然的,不出事故是偶然的”和“違章不一定出事故,按章作業事故不一定不出”等思想觀念,就是錯誤的。這些問題不解決,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就難以推進,安全生產就沒有保證。礦井的安全文化建設是全方位和全員性的,因此,必須堅持以人為本,提高廣大職工的認識和水平,才能取得最終的勝利。
二、推進煤礦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對策
(1)企業安全文化建設應真正做到以人為本企業要將以人為本真正落實到實處,要努力做好新時期的職工群眾工作。隨著國家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企業職工群眾的狀況發生了很大變化。以前那種靠行政命令及發文件、作指示的簡單工作方法,在現代化的煤礦已經過時了。應該圍繞職工最根本的利益和最關心、最直接的利益開展職工群眾工作,是礦黨政各級領導必須掌握的新本領。職工群眾是建設企業安全文化的主體,是安全生產的最終實踐者。應通過建立豐富多樣的企業安全文化活動,引導職工家屬關注安全、享受安全,最大限度地預防和減少事故,實現安全生產。從而形成以良好的企業環境,穩定職工隊伍、促進安全生產的新局面。
(2)加強物質文化建設是煤礦創造良好企業安全文化環境的保證物質是文化的體現,又是文化發展的基礎。工作環境和生產條件越差的煤礦,客觀上發生事故的可能性就越大,反之,條件較好的煤礦,事故發生的頻率就越低。良好的安全環境是實現安全生產的必要條件和保障。先進的技術裝備是營造良好的安全作業環境、避免事故發生的前提條件。企業的裝備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企業的經濟效益,也決定著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應積極應用新設備、新技術、新工藝,加強設備技術改造,逐步提高企業裝備水平,增加企業經濟效益,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
(3)要依靠職工,全員參與職工群眾既是安全生產的主體,也是安全文化建設的主體。安全文化是團隊文化,必須依靠群眾,動員企業各方面力量廣泛參與。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宣傳欄等形式,通過定期制作光榮榜、曝光臺,及時通報安全生產典型和“三違”人員等手段熏陶煤礦員工,增強他們的安全自律意識、安全自保意識,自覺遵章作業,實現安全生產。另外要引導職工積極參與各類安全競賽活動,愛崗敬業,恪盡職守,使職工人人講安全,事事講安全,實現超越安全抓安全。
(4)完善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安全生產管理是一項系統工程,是企業永恒的課題。要營造一個全方位、多層次的安全生產管理監督體系,努力實現煤礦生產的長治久安。建設企業安全制度文化,使煤礦安全生產管理有章可循、有章可依,逐步走上制度化、規范化的軌道。必須狠抓規章制度的落實,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用制度管人。煤礦安全文化建設具有廣泛的群眾性,離不開決策層、管理層、操作層的每位員工的共同參與和努力。因此需要建立“企業負責、群眾監督”安全管理機制,建立激勵約束機制,完善各項安全規章制度,并嚴格執行,獎罰分明,才能確保煤礦安全文化建設的順利推進。
總之,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煤炭企業安全文化建設中涌現了許多先進企業和成果經驗。安全文化作為一種文化力,具有規范員工行為的作用和功能。它通過文化的滲透,使員工群眾融合于安全文化之中,形成團體凝聚力;在凝聚力的作用下,員工的主動性、創造性、積極性和智慧將得到開發。但安全文化建設是一項長期的工作,需要我們持之以恒,通過多種方式使安全文化的理念深入人心。只有這樣,企業才能營造出濃厚的安全文化氛圍,持續提高安全管理水平,走出煤礦安全生產困境。
上一篇:企業安全生產文化建設的幾點思考
下一篇:淺談如何創建煤炭企業的安全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