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文化建塑的本質是實現煤礦和人的自主安全管理。
思考之一:塑造本質型安全人,需要導入先進的安全理念。
眾所周知,安全管理問題是一直困擾煤礦企業發展的第一問題,近年來國有煤炭企業重特大事故頻發,不管你是“平煤十八法”還是“陽煤二十法”都在這些事故面前顯得那么蒼白無力,我們進行深入地分析和思考,煤礦嚴峻的安全形勢長時間得不到根本扭轉,問題究竟在什么地方?
管理深處是文化,安全背后是執行。
三流的企業管理靠人治,二流的企業管理靠制度,一流的企業管理靠文化,用文化管理企業已經成為了當今的主流,企業文化底蘊的深淺程度決定了煤礦的安全系數。企業安全文化得建塑前提是導入先進的安全理念。“以人為本,安全第一”是煤礦企業永恒的主題。人是生產力要素中起決定性的因素。長期以來,特別是管理者抓安全的指導思想,根本沒有把人擺在主體位置上,人本思想在很大程度停留在口頭,管理依舊是老經驗、老方式,即使是技術裝備再先進,條件再好,還是沒有解決好人的問題。我們都在抓員工培訓,都認識到了要解決好人的問題,可是大多數企業都沒有重視員工的歸屬感、認同感和企業主人翁的責任意識教育,員工大多數認為我們干活拿到所需工資和待遇,員工與企業是一種雇傭和被雇傭的關系,基于這種認識,在安全管理上就反映明顯了,往往形成企業“你唱你的調,我吹我的號”、“安全管理入木三分還差七分”等等。有了制度,執行過程還存在一個壓力遞減和執行力度遞減問題,用雇傭和被雇傭觀念的員工來提高企業的執行力,簡直就是緣木求魚,員工的主觀能動性得不到充分發揮,我想這肯定是不會長久的。有了本質型安全人或者是在塑造本質型安全人的過程中,執行往往是起決定作用,而人的主觀能動性發揮的程度決定著制度執行的程度。你沒有解決根本的問題,就是人再培訓,再實行各種安全管理模式,企業都不可能走的太遠。
所以說:塑造本質型安全人,需要導入先進的安全理念。我們加大員工培訓提高員工的素質和業務技能水平,可以解決安全人的問題,而本質型安全員工的培訓,需要從內心深處啟發人的企業主人翁意識和歸屬感、認同感,需要啟發人的智慧。塑造員工良好的安全行為習慣,真正把員工塑造成想安全、會安全、能安全的本質型安全人。
思考之二:煤礦安全生產水平快步提升取決于煤礦整體素質的提高程度,一語破的。
煤礦安全生產問題已經成為當今人們關注的焦點。煤礦是高危行業,煤礦開采始終都受到惡劣的自熱環境的限制。瓦斯、煤塵、頂板、機電運輸、水、火等災害性事故屢見報端。如何提升煤礦的安全生產水平,我們煤礦人苦苦思索、多方探求,在人與大自然的斗爭中,用鮮血和生命詮釋著一個個“此路不通”的警示語,那么敢問路在何方——在于提高煤礦的整體素質。
煤礦的整體素質的內涵非常廣泛,辭海中把素質解釋為:人或物在某些方面的本來特點和原有基礎或人們在實踐中增長的修養。那么煤礦的整體素質提升我們可以通俗地解釋為煤礦整體特點原有基礎和在實踐中增長的修養的提升決定著煤礦的安全水平。
提高煤礦的整體素質就是要抓好“三基”建設,即:基本技能素質建設、基礎建設和基層建設,我們大佛寺礦業公司的礦井基礎建設在硬件上堪稱是一流的,而我們員工的基本素質和基層建設還是相當薄弱的。可能員工的基本技能個體還是相當優秀的,但還存在一個相互協作、協調、配合等問題,磨合期可能還有相當長的時期達到步調一致的和諧可能需呀更長的時間。在磨合期要抓好安全工作,也有相當大的困難,一個團結的問題擺在了我們面前,這里不再探究。提高員工的基本技能就是扭住培訓不放松,被培訓工作作為一項日常性的事務來抓,從制定培訓計劃,實施培訓計劃,到考核實施,監督管理,需要建立一種常態化的辦法。
總結起來講,就是用優秀的安全文化塑造本質型安全人,用企業文化打造煤礦企業精細化管理平臺;用學習型組織理論打造六好區隊,全面提升煤礦的整體素質。
思考之三:著力安全宣傳教育工作,構建安全預警機制。
在導入安全大佛寺煤礦理念的基礎上,我們需要加強安全宣傳教育工作,安全宣傳教育工作隸屬于安全管理工作,也是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能有效防止零敲碎打的安全人身事故發生;構建安全預警機制,可能杜絕突發性事故的發生。兩手都硬的方針,讓事故遠離我們大佛寺煤礦。在安全宣傳教育工作上,我們要突出“建塑本質型安全人”這個中心,注重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和安全技能,建立一個安全信息暢通的渠道。打破各種固定的安全宣傳教育方法,走出方法叢林,把安全宣傳教育納入到安全文化建設的總體部署之中,把安全宣傳教育工作常態化、日常化。構建安全預警機制這里不再闡述。
思考之四:安全文化整合,重視安全文化的理論前瞻性探索。
我們大佛寺礦業公司人員大體是由陜煤集團下屬各公司抽調人員和少部分集團以外單位人員組成。由于人員結構復雜,人員個體所攜帶的安全文化在這里產生了碰撞和震蕩,安全文化的撞擊是推動文化快步提升最有利的時機,做好了安全文化,肯定會得到快步提升,反之則對安全生產起到阻礙作用。歷史證明了文化推動生產力作用,春秋戰國時的百家爭鳴,三國時期的民族大融合都推動了社會生產力,文化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如今人員組成又增加了一大部分是每年的應屆畢業生,這正是安全文化建設最有利的時期,不倡導主流安全文化,那么,主流安全文化將會流失,導致培養的人才流失,那后果是不可想象的。
既然用文化來管理企業,那我們就必須重視安全文化的理論前瞻性探索,用先進的安全文化理論指導安全管理的實踐工作,為此,我們要成立一個安全文化建設理論研究小組,全面規劃部署,提出安全文化建設課題進行理論研究,不能用實踐之后形成的理論分過來指導實踐工作,那就有了理論的滯后性,這對企業的傷害是比較大的,拓展性研究安全文化勢在必行。
在安全文化整合上就是集百家之長,成我一家之言,要形成不同于任何一家煤礦企業的安全文化,形成適合于我們公司實際情況的安全特色文化。
在安全文化建設的流程上,從視覺識別系統、環境刷新、理念系統、行為養成、人本化走動管理、四E精細化管理,最后到流程再造,使企業盡快升級進而達到企業和員工的雙贏。
思考之五:標識在安全文化建設中的重要性。安全文化建設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我們在操作性上是有一定的難度,我們生硬地導入一些先進的安全理念和做法,員工在一定程度上難免有抵觸,我們要依照煤礦安全生產的宗旨,在爭取公司領導的支持,搞好企業安全文化建設。標識是安全文化建設中最簡單、最具有操作性和直觀性的標記識別,我們就從最簡單處著手,一步一步扎扎實實地搞安全文化建設。
總是,用文化管理企業是很精彩的。
上一篇:企業安全文化咨詢的主要內容
下一篇:電力安全文化漫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