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開北京生寶恒泰安全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生寶”)辦公室的大門,映入眼簾的是頂燈照耀下的“生寶”兩個綠底大字,鑲著金邊的榆木條案上穩放著一個中國水墨畫圖樣的陶瓷魚缸,接受采訪的孫文杰經理特別告訴記者:“我們是一家中國公司,所以我們力求在每一個細節上體現我們的中國特色!
從基礎和標準做起
科技體制改革之前,北京市勞動保護科學研究所的很多研究室的任務就是拿著項目研究經費在研究所里閉門研究,很少會跟社會和市場扯上關系。
研究所改制后,北京市勞動保護科學研究所的科技人員也開始面臨自己的人生選擇,為此,孫文杰與科研室的其他同事共同組建了股份制企業——北京生寶恒泰安全科技有限公司,一家專門從事呼吸防護用品研究和生產的企業。
創始人之一的孫文杰經理介紹說,當時的他們沒有錢、沒有辦公室、沒有人、沒有生產場地、也沒有市場運作經驗,有的僅僅是常年研究室里培養出來的科技優勢:曾長期在勞動保護用品領域從事科研工作,特別是在呼吸防護用品研究方面成績突出,所以他們具有自主研發的實力;全面參與和制定了過濾式防毒面具國家標準,所以他們了解什么樣的質量是合格的。由于目標明確,他們對要創建“生寶”的品牌擁有堅定的信心,決心為中國呼吸防護領域打造一個好的形象。
面臨機遇的同時也面臨著挑戰,以前只要出研究成果就好,今后企業的命運卻要取決于市場。
自有資金準備到位后,“生寶”拿出自己的科技優勢,開始從事勞動保護用品的研發和生產,從防護面具到防護服,全面開發勞動保護用品。
雄心壯志并不代表一帆風順。一段時間之后,領導團隊覺得這樣下去很難實現最初的目標——戰線太過廣泛、沒有針對性、難以成功打造“生寶”品牌。經過調整,“生寶”把目光最終鎖定在最熟悉的呼吸防護用品,并且逐步完善。5年多的時間過去了,“生寶”現在已經有全面具、半面具、防塵、防毒、長管式面具、濾毒盒、濾毒罐等不同形式的幾十個品種,并且每一類品種都選取橡膠、硅膠等不同的原材料制造,以不同的樣式來滿足消費者的各種需求。
2007年,“生寶”的發展已經逐步平穩,最初2000㎡的廠房已經擴建到3000㎡。孫文杰經理說,即使廠房擴大了,現在仍然不夠用,有時為趕一批訂單,員工們經常要加班到晚上8、9點鐘!皼]辦法,‘生寶’還處在爬坡階段,想擴大產品的市場影響力就是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井然有序的工廠
“走,我帶你們去工廠看看!睘榱俗層浾邔Α吧鷮殹钡漠a品有一個更直觀的了解,孫經理決定帶記者去“參觀”一下生產車間。進入工廠大院,最先映入眼簾的是院中間立著的大牌子,牌子上用金黃色字體寫著 “生寶”二字。
記者參觀了生產車間。根據需要,車間被分為實驗區和生產區,其中實驗室區有根據國家標準而建立的防塵實驗室、防毒實驗室、物理實驗室。生產區也按照生產的進程分成了濾材加工車間、灌裝車間、組裝車間,工人們在這3個生產車間里分別完成過濾膜、濾毒盒的制作及所有部件的組裝加工。與其他工廠不同的是,這里沒有機械的轟鳴聲,更沒有雜亂無章的喧鬧聲,有的只是工人們井然有序的工作。由于近來訂單很多,組裝車間堆放著大量的原材料。
為什么會有這么多的訂單?
除了產品質量得到市場認可外,在產品的推廣方面,“生寶”也付出了努力,比如會選派專員到企業做培訓。北到東北,南到云南,培訓專員會帶著投影儀,拿著適合客戶單位使用的勞動保護用品,到企業去跟企業代表溝通,跟一線的工人交流,告訴他們為什么要選擇勞保產品、選擇什么樣的勞保產品、如何正確使用適合自己的勞保產品,如何做到有效防護。培訓對象包括企業代表、經銷商、工人。
雖說設立一個專門的培訓部可能對培訓管理帶來便利,但是培訓人員回來傳遞給技術人員的反饋信息,可能會因為多了一道中轉而失真,無法推動產品的再發展,所以,“生寶”做培訓的專員并非培訓師,而是在科學研究一線的技術人員。他們到各企業交流,不僅可以詳細準確地告知其勞保產品的相關信息,還可以根據一線工人提供的使用情況來對產品做出更好的改進,融入到真正的用戶中才會產生科技研發的持久動力。
“我們這個行業,一個疏忽可能就會造成用戶生命安全的大問題,我們絕對不敢拿任何東西當小事,”孫經理在談到自己從事的事業時充滿了自豪感。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口罩看起來是個小東西,可如果工人不仔細,在安裝的時候沒有裝上過濾棉,對用戶而言,就不知道會造成什么樣的后果。
因為“生寶”的產品關乎到用戶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所以必須讓員工意識到自己的工作的重要性。除去工廠里抬眼可見的安全標準、員工守則不說,每一位員工在進廠時都會接受進廠教育,分部門進行特別培訓,還會收到一本公司專門印發的員工手冊,里面規定了不同崗位不同的工作要求。
此外,“生寶”特別重視產品的質量檢測,光是檢測就有四道程序:自檢、互檢、組檢和出廠檢測,嚴把質量關,塑造高品質產品。當記者問到檢測出來問題會不會得到獎勵的時候,孫經理很嚴厲地說,檢測出問題,那是工人的職責所在,應該做的事無所謂獎勵與否,可如果是你的產品出了問題,是一定會有懲罰的,即便現在工廠頂著很大的生產壓力,天天加班,也不敢放松質量檢測這一關。
科技創新,與世界接軌
企業發展的動力是創新,孫經理再次向我們重申著這一條。
發展中國家有很多的生產企業,但之前的企業并不重視職工的勞動保護,現在國家下達了很多法律法規來保障工人的勞動安全,對“生寶”一類的勞保企業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機遇。橫向和縱向的比較之后,“生寶”喊出了響亮的口號——要做中國呼吸勞保產品的龍頭企業。這樣的豪言壯語并非空想,跟國際著名公司相比,“生寶”擁有高質量的性價比優勢;跟價格低廉的本土企業相比,“生寶”擁有值得驕傲的技術優勢。更重要的是,“生寶”還在不斷地學習,尤其是在產品的創新和進步方面。
每一位研發人員進入公司,孫經理都會親自交談,告知公司的發展狀況和發展方向,統一員工的核心價值觀,努力靠近歐洲標準。
緊追歐洲標準需要勇氣,不僅科技水平要有保障,資金準備要充足,企業的領導人更是要能夠經受得住市場變化的打擊。為了了解適應歐洲標準,拿到跟世界競爭的CE證書,“生寶”把四、五個產品送到國外去檢測,花費了十幾萬元。好消息是其中的兩個已經拿到了CE認證證書,初獲成功,可是剩下的卻需要再修改,甚至是重新生產新產品來適應歐洲標準。
為了走向世界,2007年,公司專門成立了國際部。當談到為什么要花這么大力氣來爭取歐洲標準,孫經理介紹說,國內的展會上,“生寶”都是參展方,但是國外的展會上,“生寶”只是參觀方。國外展會展區的分布依據是品牌影響力、產品質量等,底線都是歐洲標準,達不到這個標準的都會被放在很邊角的展區,并且要在明顯的地方貼條表示“該公司產品未獲歐洲標準通過”!霸谛睦砩线@是一個很難接受的事情,這說明,我們的產品真的沒有別人好”,孫經理接著說:“所以‘生寶’是各種展會的?停覀兘裉旆e極參加國外的展會,是為了明天變成國外展會的積極參展者,我們要用科技讓競爭變得對我們越來越有利。”
看到“生寶”的昨天和今天,看到充滿自豪感、不斷努力的“生寶”人,我們有理由相信,有一天,中國勞保企業可以挺直腰板走向世界,用高科技的產品來維護人的崇高生命價值。
上一篇:港口安全文化的應用
下一篇:杜邦公司的安全理念與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