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美國安全工程師協會“標準化”活動(注1)的奠基人羅伯特•佩特(RobertPater),提出了企業安全文化的4個層次的概念,以及提升企業安全文化的小技巧。
佩特將一個組織的安全文化描述為,當工人在疲勞、緊張和心煩意亂時,下意識行為狀態的集合。佩特說:“就是人們日常的行為,甚至是獨處時候的行為,沒有監督員,但是每一個人都知道該怎樣作。”
佩特將公司的安全文化分為四個等級:
第一級:強制級。在強制級的安全文化體系中,安全是“強加于工人”的。安全事故被認為是企業發展的必然結果,它扼住了工人的咽喉,安全專家被認為是“安全警察”,安全是經濟發展的障礙,工人對各種安全制度非常反感,安全政策的執行力很差。
第二級:防護級。防護級安全文化體系中,安全是“工人享有”。安全執行力很一般。這種安全文化是“家長式”、“慈善式”、“興趣式”和“關懷式”的。安全專家被認為是“技術專家”,能夠修理設備、必須有能力工作在每一個作業崗位上。這種文化體系,更關注于個人責任,安全雖然已經成為工人的自身需要,但是工人們仍然不遵守安全規程。“安全第一”是最常見的口號,這類口號雖然意圖良好,但是作用有限。在這類文化體系中,公司制定了大量的規章制度,一但發現工人不遵守這些制度,公司隨即再制定出一些全新的雷同的規章制度。
第三級:參與級。在參與級安全文化體系中,安全是“工人治企”。雖然安全執行力也很一般,但卻是很穩定的狀態。這種文化體系容易導致該組織誤認為擁有完美的安全文化,而缺乏改良的進取心
第四級:伙伴級。這是安全文化的最高等級了。安全就是“工人擁有”,工人相信所有的事故都是可控的。管理層激活了各種安全文化的熱情,每一個人都自發的全身心的遵守安全規章制度。當一個組織達到這種級別后,每名工人有強烈的自信和自豪感,每個人都感到如果不努力、不提高就是退步。
佩特說:“組織應該逐等級的提高安全文化,而不應該跳躍式發展。提升安全文化的方法,不是你讓他們改變文化,而是融入他們,改變自己,讓他們隨著你而改變。”懷特羅列出了一些提高安全的方式方法,包括個體和文化改良兩個方面。
首先要有愿望。這里包括公司的領導層,就是說,領導要有改變的愿望,或者是領導有希望他人改變的愿望。
第二要有信心。工人們相信公司的安全文化能夠得到提升,而且認為領導也同樣有信心。領導們能夠向員工展示自己的變化。
第三要有計劃。制定切實可行的計劃和操作方案,一定要超越含糊的“安全保障”的概念。設立不超過2個目標,佩特說,一個公司設立了5個或者10個目標,就等于是沒有目標
第四要有行動。實踐、實踐、再實踐是工作的關鍵,要鼓勵并留出足夠的時間讓工人去實踐,佩特說:“如果工人認為通過一次培訓或一次整改就可以滿足安全要求,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
第五要有恒心。當安全文化有了積極變化的時候,我們應該確保這種變化的繼續發展。
上一篇:安全生產文化的實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