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事故的發生不僅會造成看得見、算得清的直接經濟損失,而且還會由此影響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職工的正常生活,造成無法估量的間接損失。因此說,抓安全生產也要精心算好社會賬、經濟賬、情感賬,真正樹立起安全是最大效益的意識。
一算社會效益賬。一個企業能夠長期保證安全生產,是對整個企業形象的一個最正面最直接的宣傳,能夠獲得社會廣泛信賴與認可。安全事故一旦發生,就如同上了“黑名單”,上至國資委、省、市政府、上級安全主管部門將對企業的綜合管理能力產生質疑;下至企業職工、社會民眾也會對企業議論紛紛。
二算經濟效益賬。安全生產是保證企業不斷發展的必然要求。鋼鐵企業的安全生產,可以使職工在相對安全的工作環境中從事生產作業,減少職工對自身安全的后顧之憂,全身心的投入到生產工作中,提高勞動生產率,為企業創造更多的效益使企業在競爭中不斷發展壯大。而安全事故一旦發生,企業必定要承擔搶險救援的人員、物資和設備的費用,還有停工整改期間的經濟損失。這一正一負,則差之千里。
三算情感賬。安全事故的發生,總會使一些職工家屬、子女和父母失去親人,面對失去親人的悲痛和將來需要直面的生活,他們對于企業的情感很可能由愛變恨;而和傷亡職工朝夕相處的工友也會對無法保障他們生命安全的企業失去信心;其他職工的家屬也會因此而擔驚受怕,提心吊膽。這幾種情感在短時間是無法消除的,甚至會在一定范圍內蔓延,這對于企業的凝聚力、核心競爭力都是相當大的損失。
上一篇:安全“小事”不能“小視”
下一篇:“嚴明勤公”抓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