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安全管理工作中,提倡“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就是要求安全管理工作應著眼于事前控制和超前管理,把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然而,這僅僅是一種理想化的模式和狀態,是安全管理工作中希望達到和追求的理想目標,而現實存在的情況卻是各種各樣的惡性安全事故在接連不斷地發生。雖說近幾年來國家對安全生產十分重視,采取了多種控制手段和措施,發生的各類事故次數及傷亡人數在絕對數量上有所下降或持平,然而突發性的特大群傷、群亡事故卻有逐步增長的趨勢。今年以來已發生的各類群傷、群亡事故的傷亡數目讓人觸目驚心。面對如此嚴峻的安全形勢和如此大量的安全生產事故,說教式的事前控制理論已不能起到有效遏制事故頻繁發生的作用。
因此,針對已發生的事故進行認真調查分析,找出事故的根源,對癥下藥,制定防范措施,亡羊補牢,是安全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環節,“馬后炮”也可以成為事后控制的一種有效方法和途徑。因為針對事故的教訓提出的各項防范措施會更有針對性,更有說服力,對那些無視安全工作或不遵守安全工作規程、規定的人更有威懾力和震撼力,執行、落實的效果會更好。當然,肯定“馬后炮”的作用并不否認事前控制的重要性,不能將事前控制和“馬后炮”人為地割裂開來,它們是同一事物矛盾的兩個方面,是相輔相成的關系,任何只取其一的做法都收不到最理想的安全控制效果。
上一篇:抓安全就要多“挑刺”
下一篇:走出“本質安全”的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