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偶得空閑便又讀《孫子兵法》,對其‘始計第一:故經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有新的感悟。
- 道:安全之機理
- 天:企業法人
- 地:作業場所之環境
- 將:管理人員之技能
- 法:標準與操作規程
此外,我認為應加上‘眾’員工參與融入,這樣形成了現代企業安全管理的六要素。所謂安全管理是為實現安全生產而組織和使用人力、物力和財力等各種物質資源的過程。它利用計劃、組織、指揮、協調、控制等管理機能,控制來自自然界的、機械的、物質的不安全因素及人的不安全行為,避免發生傷亡事故,保證職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保證生產順利進行。企業要安全生產、要長治久安必須遵循安全管理六要素,即:行之有道,取之于眾,賴之于將法,安之于天地。但這樣還不夠,還要從細微的事情做起。“天下難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細”。細節最能衡量一個企業安全管理工作認識到不到位,功夫到家不到家,措施落實不落實;細節最能體現安全管理工作深入不深入,工作負責不負責,行為在不在狀態。然而,在現實工作中,細節因其“小”,容易被人忽視,掉以輕心;因其“細”,也常常使人感到繁瑣,不屑一顧。比如,有些人在安全檢查中看不到細節,或者不把細節當回事,結果讓災難發生。山西襄汾尾礦庫正是“百日督查專項行動”中,督查組曾到過的企業;而深圳不久前開展的“掃雷行動”,也曾經“掃”到過出事的舞王俱樂部。面對令人沉痛而無語的現實,必須反思,唯有反思!
現代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每個因素都會影響企業的存亡,但在這諸多因素中安全可以說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基礎。你聽說過‘蝴蝶效應’一詞嗎?就是說:蝴蝶在熱帶輕輕扇動一下翅膀,遙遠的國家就可能造成一場颶風。換句話說,一個微小的變化,就會造成一系列的反應。如果用在安全方面,就是一個很不起眼的隱患,沒有及時的發現或整改,就會引起一系列的變化由量變到質變形成大的事故,甚至導致企業的衰亡。安全管理要從細小的事情做起防微杜漸,任何的疏忽都可能釀成大禍,尤其要高度警覺那些看似偶然的、輕微的違章,看起來好像沒有什么危險,卻造成了大量的安全事故。案例1:某鑄造企業一名員工在混砂機平臺上作業時,石英砂槽擋板掉入混砂機,這名職工便隨手去抓,被運轉的混砂機卷入而死亡;案例2:某機械加工企業一名檢修工在檢修設備故障時,同樣在運轉的設備上作業,被高速運轉的設備擠壓頭部致死。這些血淋淋的事故案例,不由讓人想起著名的“破窗理論”:美國斯坦福大學的心理學家進行過一項實驗,如果有人打壞了一棟建筑上的一塊玻璃,而這扇窗戶又沒有被人及時修復,其他人就可能受到某種暗示性的縱容,去打爛更多的玻璃。這一理論至少揭示了這樣的一個道理,即任何一種不良的現象都在傳遞著一種信息,這種信息必然會導致這種不良現象的無限擴展。分析以上的事故案例,其至少有兩個共性,一是違章造成的;二是看起來危險性不大,隨手就可以完成的。用“破窗理論”來分析,開始有人違章操作,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也沒有及時進行制止和教育,這樣就使更多的人受到這種暗示或縱容的影響,久而久之,形成了習慣性違章,最終導致事故的發生。由此可見,在安全管理中,要嚴格自我約束,摒棄僥幸心理,勿以惡小而為之,有了“小惡”要及時除惡,并提前采取防范措施,防微杜漸,如果聽之任之,就會釀成大禍;要從源頭做起,從細節做起,見微知著,只要有違章操作的苗頭,就要對其進行制止和教育,把違章行為消滅在萌芽狀態。
我們都為神舟飛天自豪,可有多少人了解航天人的工作精神?10多萬航天人提出了“零缺陷、零故障、零疑點”,“嚴上加嚴、細上加細、慎之又慎、精益求精”,“一絲不茍,分秒不差”等及其負責任的口號。正所謂:泰山不擇細壤,故能成其高;大海不擇小流,故能成其深。注重細節,是一種理念,一種態度,一種責任,切實有效地提高安全管理工作執行力。2010年‘安全生產月’的主題詞是“安全發展,預防為主”,立場鮮明提出了的兩個觀點‘預防’、‘發展’。‘預防’就是企業的安全管理工作從細微事情做起,及時發現生產中存在的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防止事故的發生。只有這樣才能轉到另一個觀點‘發展’,如果沒有前一個觀點作支撐,企業就談不到大‘發展’。
安全是企業發展、生存的奠基石,影響著企業的命運和前途,影響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安全,就象空氣,與我們的生活、工作息息相關;安全,猶如陽光,我們無法承受失去它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