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里撥蛇打”是本地一句俗語,原意指好事者無事找事。但若將其引申到抓安全生產等具體工作,恐怕就不是無事找事,而是十分必要了。下面筆者就結合“安全責任,重在落實”這個今年“安全生產月”的活動主題,談點粗淺的看法。
表面不見蛇,但不得不撥
眾所周知,蛇一般不會在人們易于發現的地方久留,總會在相對隱秘的地方窺視著你。它雖然很少主動攻擊人,但一旦發現你接近它,便會出其不意發起攻擊。因此有經驗的人步行經過草叢時,一般都會拿一根棍子打草驚蛇,讓蛇聞聲避讓而免遭傷害。就像我們抓安全生產,隱患一般都掩藏于不易察覺的地方,如果不事先清除這些隱患,事到臨頭便會對企業生產乃至人身安全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朱镕基總理當年在抓我國糧食工作時,就曾操起一根“大棍子”狠狠地撥弄了幾下,才換來我國如今糧食儲存相對安全的局面。因此我們抓安全就得像行人免除蛇患一樣,提前查出隱患并及時整改。
我們電力企業,諸如開關滲油、電纜溝密封不實、變壓器和避雷器接地不良等表面看起來問題不大或看不出什么問題的地方,一旦出現問題,就必定會是電網事故。輕者造成大面積停電,影響正常供用電工作,重者將造成設備損壞、人員傷亡,給用戶和社會生活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因此我們在日常安全生產工作中,必須不厭其煩,身入“草”中,撥出并消滅其中隱藏的“毒蛇”,以確保安全可靠供電。事實上,每年安全生產月活動,主要目的就是集中一個月時間,強化安全宣傳和整治,促進全年的安全生產。就像事先了解如何防止蛇咬,一旦受傷怎么自救等安全、防護知識一般,強化安全生產的灌輸與管理,讓全體員工牢固樹立安全理念,做到常抓不懈。
草叢到處是,要講究“撥”法
筆者認為,驅除蛇患首先要了解蛇的習性。對蛇喜歡出沒的亂石崗、陰涼潮濕之地要重點防范;其次要注重觀察、善于分析,做有心人,警惕偶然事件發生。一旦發現毒蛇,要迅速出手擊中七寸以致命。這與安全生產堅持的“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工作方針是完全一致的。
今年中宣部、國家安監總局、全國總工會等七部門聯合下發的《關于開展2011年全國“安全生產月”活動的通知》強調要“以強化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為重點,以‘三深化’、‘三推進’為主要抓手,全面加強安全監管和安全管理,堅決防范重特大事故的發生”。活動主題是“安全責任,重在落實”。這就要求我們首先必須全面了解單位的安全生產狀況,重點篩查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真正做到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其次是層層建立安全責任制,形成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其三要警鐘長鳴。只有這樣,才能切實落實好《通知》精神。
其實,我們在抓安全生產過程中,已有不少撥“蛇”除“蛇”的經歷。我縣有一水電站上網線路,時常出現過載跳閘事故,先前我們從多方面檢查都沒發現問題,也采取不少技術措施就是解決不了根本問題。去年我們組織巡線人員下大決心逐塔、逐檔檢查,終于發現了其中的秘密。原來當時架線的施工班子為節省成本,除電站出線開始幾檔和變電站進線跟前幾檔是按要求用的120線以外,中間全部是90的線。如此上網線路枯水期確實沒什么問題,但一到豐水期電站滿負荷運行時怎么可能正常運行呢?聯想到網上最近報道建材市場的瘦身鋼筋,要是事先不查出來,等澆筑到房柱、屋梁之中,該要造成多么嚴重的隱患啊!因此,抓安全生產確實不能有一絲疏忽,否則將會給企業、社會生活乃至人身安全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
蛇患雖已除,非一勞永逸
大家誰都清楚,清除蛇患和企業安全生產都不是一勞永逸的事情。隨著時間的推移,必然會有新問題出現。國家電監會在安排今年安全生產月活動時,明確要求電力系統各單位,要以宣傳貫徹《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為核心,繼續深化“安全生產年”活動各項任務,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有效防范和堅決遏制重特大電力事故發生,為推動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創造安全、和諧的電力供應環境。筆者認為,國家電監會這些要求實質上是告誡我們不能局限于這個月的活動,要常抓不懈,建立安全生產的長效機制。
一要切實抓好安全培訓。通過舉辦安全生產管理培訓班,觀看事故案例展、警示教育片,召開事故反思會等各種形式,深入總結經驗教訓,規范安全生產日常行為,杜絕違章指揮、違章作業、違反勞動紀律的“三違”行為,強化安全生產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安全生產現場管理水平。
二要深入開展安全教育社會宣傳。通過舉辦安全知識現場咨詢、開展《電力設施保護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知識有獎問答等各類宣傳教育活動,廣泛宣傳各類正、反面典型,使電力安全知識進家庭、進學校、進社區、進單位、進入千家萬戶,形成安全生產、人人有責的良好社會氛圍。
三要結合企業實際開展各類活動。通過開展以“四創”為主題的職工勞動技能競賽活動,提升員工安全生產勞動技能;開展“工人先鋒號”、“青年文明號”等各類爭先創優活動,把安全生產要求落實到企業每一天、每一項具體任務之中。
上一篇:安全警示繩牢把安全系
下一篇:疲勞麻木是安全“頭號大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