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
2005年9月中下旬,筆者隨江蘇省安監局組織的赴德國培訓團,到位于德國斯圖加特市的弗朗霍夫研究所參加化學品監管和勞動保護培訓,歷時20多天。在德國學習和考察期間,給我印象最深的除了到處洋溢著嚴謹的文化氛圍外,就是德國的交通安全特別好。回國后對比一下目前我國的交通安全現狀,感到在這一方面要向德國學習的地方還不少。
對德國交通的深刻印象
1.路上、街上見不到交警 一到斯圖加特市,給我們的第一印象是遍地都是汽車,道路兩旁、樹林里、屋檐下、小巷里到處都停放著小汽車。德國是一個汽車大國,8000多萬人口擁有5000多萬輛汽車。但說起德國的交通,我們都感到很驚訝。雖然德國城市的交通非常繁忙,路上各種車輛川流不息,但堵車的現象并不是很多。
特別奇怪的是,幾乎看不到交警在十字路口指揮,所有的交通幾乎全由信號燈及路牌來指示。然而,無論是在高速公路上,還是在鬧市區,都是車流井然有序,交通忙而不亂,暢通無阻,各種機動車及行人都自覺地各行其道,特別是在路口,行人都會耐心地等到綠燈亮了才橫穿馬路,就連孩子們也是如此守規矩。他們認為交通安全的好壞、交通事故的多少,不是靠交通警察管出來的,而是靠高素質的公民嚴格遵守交通規則來保證的。
2.機動車禮讓行人 剛到德國,我們對周圍的一切都感到新鮮,課余時間經常幾個人一起到大街上走走看看,當到斑馬線附近欲過人行橫道時,行駛中的車輛都主動停下來,司機揮手示意讓我們先通過,這讓我們很受感動,覺得德國人很文明,對我們這些“老外”很友好。
后來仔細觀察發現,不管在哪個城市,我們都能見到這樣的一幕——無論是什么車,不管有沒有紅綠燈,遇到人行橫道,都會自覺地減速停下來,等行人過完之后才繼續前行。這與國內不少地方的“人在車前搶著走,車往人堆里硬開”的情況完全相反,在我們國內的不少地方,行人得“一停二看三通過”,有時還會被司機罵得“狗血噴頭”。司機必須隨時準備急剎車,惟恐撞上不走人行橫道、違章在車流中穿行的行人。
從翻譯那里了解到,德國的交通法有個重要特點——行人享有特別的照顧。當行人正在或將要穿越斑馬線的時候,車輛要停駛或低速行駛,等待行人過去;車輛要拐彎時,如果車輛和行人都是綠燈,一定要讓行人先過。駕駛員都會自覺禮讓行人,行人也很守交通規則,絕不亂穿馬路。
3.從小學就安排交通安全課 為什么德國人是如此善待行人呢?他們的回答很簡單:人道主義。他們認為行人在交通中處于劣勢,“車是可以修復的,而人是無法修復的”。尊重生命、尊重他人、尊重規則等理念,在德國人心目中是最重要的,特別是在有人走在人行橫道上的時候,體現得最為明顯。這無疑要比我們這里的人本意識和交通意識高出了一大截,在他們的眼中,最重要的還是“人”。在德國,交通安全教育從娃娃就開始抓起,培養兒童的交通安全意識是德國整個交通安全教育系統的一部分。據了解,德國在小學就安排專門的交通法規和交通安全知識的課程,孩子從小就要學習交通課,而且經常參與一些宣傳交通法規的活動。
4.強制定時休息,防止疲勞駕車 我們乘坐大巴在德國的高速公路上行駛,基本上每隔2小時駕駛員就停車到服務區去喝咖啡或者散步,20分鐘后繼續開車。翻譯告訴我們,為了防止駕駛員連續疲勞開車而造成事故,德國規定駕駛員連續開車2小時必須休息20分鐘,1天內開車的時間不得超過8小時。
這一規定除了駕駛員自覺遵守外,還有一些相應的控制措施,如在車上強制安裝機動車行駛記錄儀,以詳細記錄每輛從事營運的車輛每天實際行駛情況資料,包括運行速度、連續行駛時間、停駛時間、出車時間和結束時間等數據。按規定,資料要保留3個月,以備路面警察隨時抽查,一旦被查出有違反規定的現象,將給予重罰。
在德國,交通違法行為將對駕駛員的個人信用等級造成終生影響,經常違法和發生事故的人不但很難找到工作,就是自己購車的保險費率也會比其他人高出許多,由此也使得駕駛員交通安全意識高,遵守交通規則成為他們交通行為的自覺意識。為了保證駕駛員休息,在高速公路等交通要道上建有供駕駛員休息的場所,休息場所里有放著輕音樂的咖啡屋、簡單的游樂設施等,以舒緩駕駛員的情緒。休息場所里還設有購物店、加油站、快餐館、衛生間等,以滿足駕駛員和乘客的需要。
5.形象、直觀、簡潔、藝術的交通標志 在德國學習和考察期間,每當行駛在高速公路上時,我們都特別留意和隨即評點德國的各種交通標志,給我們印象最深的是用于交通標志的圖案、符號都很形象、直觀、簡潔,主題、識辨性突出。現列出幾種印象特別深刻的交通標志。
(1)“嚴禁酒后開車”
在一塊板面上,車輛駕駛員的形象是用啤酒瓶比喻的。這位駕駛員在飲酒后仍手握方向盤強行違章駕駛,但已經東倒西歪,腦袋發暈,頭冒金星。雖然你不一定能看懂板面上的警示文字,但生動形象的畫面一看就懂,給旅行者以警示。該標志以毫不含糊的形象語言,告誡人們絕對不要酒后開車。這種帶有夸張的藝術形象標志,比文字宣傳更直觀、更生動,效果更好。
(2)“請系好安全帶”
在一塊板面上,一位活潑可愛的小孩在緊急剎車后,由于巨大的慣性,手中的玩具被拋出,但孩子卻被安全帶緊緊拉住,安然無恙。它用準確、易懂而生動的藝術語言,傳遞人間情誼,表達愛心、善意,藝術性很強,很容易打動旅客。這塊標志提醒旅客,不僅大人要系安全帶,小孩更應該系安全帶。在德國高速公路上,這種標志板設在進入高速公路的初始地段,因為這種地段往往是從一般道路、加油站、餐飲店等地方出來后進入的,容易忽略系安全帶。
(3)“控制行車速度”
在一塊板面上,撞上冰山的泰坦尼克號游輪正在下沉。翻譯告訴我們,畫面中文字的意思是告誡旅行者,你還不覺得快嗎?你會像它一樣,向著冰山撞去。這是一幅具有強烈藝術感染力的創作,它用漫畫的手法表達出嚴肅的主題。畫面上沒有歡樂的色彩,只用藍白兩種冷色調,給人們以警示。這塊標志的位置,設在高速公路前進方向的彎道外側,它比在直線地段有較長的觀看時間,能吸引更多的人去觀看、欣賞,并從中得到啟示。
6.嚴格的考證制度 據翻譯和司機介紹,德國駕駛執照的含金量世界聞名。他們認為,機動車駕駛員所從事的是一項較危險、較專業的技術行業,如果使駕駛員輕松取得駕駛資格,就等于放縱事故隱患。基于這種認識,在德國考取一個駕駛證是非常困難的。據稱首次考試通過率不超過50%,而且新司機如在實習期內有“忽視安全性”的違章現象,輕者“回爐”重學,重者還要被吊銷駕照,如此苛刻的規定就是要造就“負責任”的司機。
有益的啟示 近幾年,我國道路交通事故居高不下,每年事故發生起數都在50萬以上,死亡人數都在10萬左右,事故起數、死亡人數高居世界第一,占全國生產安全死亡人數的80%以上。道路交通事故的頻繁發生,不僅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也給成千上萬的家庭帶來了沉重災難。如何切實加強交通安全管理,有效預防和遏制交通事故特別是重特大事故頻發的勢頭,是值得研究和思考的問題。德國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給我們的啟示有以下3個方面。
1.交通安全必須從娃娃抓起 中小學生是一個龐大的群體,應將道路交通安全教育作為法制教育的內容納入學校教育教學計劃,逐步建設一定數量的模擬設施和場所,為教育活動提供物質基礎。家長和老師要注意言傳身教,以自己遵守交通法規的模范行為影響學生。同時,有目的地組織學生參與有關的交通安全宣傳活動,使交通安全在他們幼小的心靈里扎根。
2.必須提高全民安全意識 交通安全意識包括良好的大眾意識、自尊自愛意識、遵章守法意識。大眾意識是把自身和大眾融為一體,把自己的行為不單純地看作一種個人行為,而是對社會和大眾有影響的大眾行為,這是維護交通秩序、保證交通安全的意識基礎。自尊自愛意識就是首先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和權利,才會體會到他人生命、權利的重要,才知道怎樣規范自己的行為,以使他人不受損害。交通法規是綜合無數血的教訓,運用科學的原理和方法制定的。能否遵守執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人的自覺性,自覺的本身其實也是一種約束,當這種約束逐漸變為習慣,就成了自覺的意識行為。
3.交通安全必須依靠現代化管理手段 一是建立高效、實用的交通信號控制系統。像德國那樣充分發揮科學技術對交通流量的有效調節作用,提高現有道路的通行能力,創造較為安全、暢通的交通環境。
二是以信息化推動交通安全管理現代化。加快建設運輸車輛數據庫、從業人員數據庫、違章處罰信息系統、運輸統計信息系統、年審信息系統等,及時掌握第一手運輸信息數據,用科技手段強化安全管理,實現由粗放型的安全管理向規范化的安全管理轉變,像德國那樣由直接的安全管理模式向非接觸式的安全監督管理模式轉變。
三是構筑全國統一的安全監督管理網絡。實行聯網管理,并在營運車輛上推廣應用GPS系統和車輛行駛記錄儀,像德國那樣強制規定駕駛員定時休息,防止疲勞駕車,把違章情況記入駕駛員的電子檔案,并影響其終身信用等級,讓事故易發、多發的駕駛員無人聘用,使其無法從事駕駛員職業。
四是嚴格考證制度。加強對駕駛員從業適應性檢查,對達不到要求、易引發事故的,從培訓核發駕證之初,就將其拒之駕駛員職業門外,對已取得駕駛員職業資格的,勸說其退出駕駛員隊伍,收回駕照。
五是加強交通執法的效果和力度。與德國相比,我們在交通管理執法上尚存在很多的問題,法不責眾、領導說情、特權車等現象在交通執法中司空見慣。要真正做到依法治理交通,必須做到嚴格執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只有這樣才能規范交通參與者的行為,保障交通安全。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