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
筆直的公路在一望無垠的平原上延伸,相比北京市區的繁華喧囂,這兒顯得清靜了許多。很快,我們就到了目的地:昌平區興壽鎮政府。可是,今天的主人公——安全生產管理科科長鄭維亮卻不在辦公室。我們等了好一會兒,才見一個風風火火的中年男人闖了進來,仔細打量他:身材魁梧,略有些發福,一副大大的眼鏡穩穩地架在臉上。
他,就是興壽鎮安全生產管理科科長鄭維亮。他邊整理著手頭的文件,邊抱歉地說:“今天太忙了,實在太忙了!”是呀,都上午10點鐘了,還沒在椅子上坐一下呢。
“有問題是必然的,不出事兒是偶然的。”談到本職工作,鄭維亮臉上并沒有太多的輕松,仍然是一副嚴肅、謹慎的表情。其實,作為安全生產管理科科長,興壽鎮的7個非煤礦山企業去年沒有發生一起重傷以上的事故,成績不言而喻。
“職業病”患者
就在記者采訪的前一天,干涸多日的水庫里發生火情。冬天的山區,最怕的就是山火。山風一刮,只需5分鐘時間,火龍就能把整條山溝吞噬。等到鄭維亮趕到的時候,平日演練的防火應急程序已經自行啟動。早有準備的巡山隊員們,已經背著水、扛著風力滅火機、帶著自制的撲火條將火撲滅了。
真是值得慶幸。回去的路上,鄭維亮給消防隊打電話,告訴他們火已撲滅,消防車不用來了。燒掉的只是一些枯萎的野草,沒有造成什么實際損失。心情剛剛放松了一點兒,不好,鄭維亮只覺得腹部突然劇烈地疼痛起來,多年的老毛病又犯了。
鄭維亮的膽結石,當然不能算是職業病。但常年緊張的工作、高度緊繃的神經,卻讓他像是患上了“職業病”。這樣的“病”,可能是基層安全工作者的通“病”。常常,只要在路上看到消防車,鄭維亮的心情便一下緊張起來,一邊給各個值班點的人員打電話,一邊立即開車尾隨上去,看消防車到底要開到哪里。直到發現人家只不過是路過,他才能長吁一口氣,安心地打道回府。
當北京周邊的人們品嘗著又大又紅的草莓時,可曾想到,鄭維亮和他的同事們,為此可沒有少費心思。興壽鎮盛產草莓,冬季里,連片的溫室、大棚,景色甚為壯觀。草莓真是興壽鎮的一個好東西,不但給農民兄弟帶來了收入,也給城里人帶去了冬季里難得的美味佳果。
可是,栽種草莓的溫室、大棚,卻要靠燒煤爐來升溫、保溫。鄭維亮帶著人一家一家地查,看爐子合不合格,煙囪是不是排煙順暢。到了草莓豐收的那一天,更重的任務又來了。不久前,昌平區舉辦了熱熱鬧鬧的草莓節,舉辦地就在興壽鎮。原先計劃來300多人的會場,來了整整700人。那幾天,為草莓節做準備,可把安全生產管理科的人們給忙壞了。
“我們工作量、工作任務,是由基層安全管理工作的特點所決定的。”鄭維亮說:“我們領著國家發的薪水,心里已經很知足了,其實,駐扎在山上的工作人員工作更辛苦。他們收入低、生活條件差,工作壓力非常大。他們整天和大山一起并肩作戰,很難有安心休息的時候。一位礦長的父親在醫院,病危通知書發了幾次了,可是人手太緊張,只是我代他去看了看,心里非常難受。唉……”沉默了一下,鄭科長換了一副口氣說:“不過,現在相比以前工作要好做了一些,過去山里通訊條件太差,手機沒有信號,想聯系、想救援都很難。直到前年,移動、聯通在山里建了一些信號塔,我們才能用手機進行聯絡了。”
“轉行”的行家
企業應該為保護職工的安全健康做好工作,但工作是不是真能做得好,當然不能只靠其自覺。所以,鄭維亮必須是一個行家。比如安全帽,他看一眼就能知道是不是合格,防砸鞋,他掂一掂就知道能不能真地防砸。
“安全帽必須是正規廠家出產的,一頂少說要有20元;防砸鞋就更貴了,每雙必須得100多元,否則,質量保證不了。”鄭維亮說起來頭頭是道,但做起來,卻不是那么順暢。給企業提要求,對于鄉鎮安全管理人員來說,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兒。因為,他們沒有處罰權,但卻又必須要擔負起安全管理的責任。
說起來真是有些無奈,這可能是基層安全工作者的共同無奈。對基層工作者來說,需要強調的東西很多:個人素質,工作態度……自身的困難克服了,客觀上的困難依然存在,必須要繼續克服。
沒有處罰權,發現了問題只能向上級部門報告。但更多的時候,顯然不能只是去報告,必須要靠自己來解決。他們只有將監管和服務相結合,才能確保一方平安。
針對礦區就業人員文化水平相對較低的情況,鄭維亮和他的同事們用形象的語言向大家灌輸安全知識,傳授電器設備正確使用的方法,以及配備個人防護用品的必要性等等。除此以外,他們還協助鎮政府在礦區投入資金,給各個礦區購買反光安全標志,將其安置在井下,確保安全通道的暢通無阻。這種為人民服務的姿態和實際行動,感動著每一位礦井下的工人,也感動著每一位礦區老板。正是這種工作熱情與工作心態,使他們在沒有處罰權的情況下,用心讓每一位企業老板,每一位工人都感受到他們的責任,心悅誠服地接受安全監管工作的相關要求。
最近,安全生產科的工作又多了一項,那就是職業病的防護。鄭科長認為,最難的還是職業病專業知識,形象一點說,沒有見過老虎,又怎能畫出栩栩如生的老虎呢?他說:“我們只有通過區里舉辦的各種培訓、召開的各種會議,先從上面學,然后再去教下面的宣傳員,再通過他們宣傳給企業,直至每一位工人。否則,不僅我們自己會糊涂,下面的人就更糊涂了。”興壽鎮300多家企業,其中100多家都涉及到職業病防護問題,這無疑對鄭科長的工作又提出了新的要求。
其實,鄭維亮年紀不大,卻是一位“老安全”了。早在上世紀90年代,他就領銜辦起了鄉里的化工企業,把這家集體所有的化工廠辦得紅紅火火。安全是化工廠的生命線,后來鄭維亮轉了行,回到了鄉鎮機關工作,現在回頭專門搞安全,真算是又回歸了本行。
醫院里的“逃兵”
乍一看,鄭維亮有些發福,不明就里的人還以為是生活比較好的緣故。可是午餐時間,同事們都一個勁地說,鄭科長真可憐,兩個月沒有吃肉了,每天晚上都夢見吃肉。其實,豈止是兩個月,整整8年了,鄭維亮都沒有吃過豬肉。
鄭維亮患有膽結石,結石直徑有3.5厘米,還伴有嚴重的發炎癥狀。這幾天疼得厲害,醫生建議住院治療,等炎癥控制住了就準備切除膽囊。然而,冬季是山區防火的重點時期,剛剛舉辦了草莓節,眼看又快過春節了,煙花爆竹的燃放問題也接踵而來。還不止這些,要提醒住戶們防煤氣中毒,還有鎮政府剛剛搬了新樓,新樓的消防工作要到位,千萬不能形成“燈下黑”……
鄭維亮在醫生的命令下只好住院,但他卻是一個特殊病號。白天他依然像其他人一樣,早早就來到了單位,主持安排工作。膽囊疼起來,只是從上衣口袋里掏出隨身攜帶的藥物,勉強吞下去,任憑自己一身一身地出冷汗。為了盡量不占用白天的工作時間,為了能堅守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他豁出去了。
每每在飯桌上,鄭科長只能一個人坐在角落里,有素菜端到面前時,夾一些到碗里。面對鎮上人愛吃的排骨和紅燒肉,他只能望洋興嘆。沒有了那些高能量的食物,鄭維亮卻還必須要在工作中高效率地運轉,消耗著更多的能量:查看每一處該查看的地方,消滅每一處需要消滅的隱患。
妻子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也多次勸過他,可是最后還是拿他的倔強沒有辦法。每次出門,妻子都會叮嚀一句:“慢著點,注意身體,按時吃藥。”
妻子心疼丈夫,丈夫卻更心疼妻子。鄭維亮主動地提起了自己的妻子:“媳婦特別棒,從來沒跟我廢過話。”對鄭維亮的工作,妻子一直都是全力地支持,這正是他全心投入工作的堅強后盾。其實,她也有她要忙的事務,看著她一個女人常常干著大老爺們兒的體力活兒,鄭維亮一點忙都幫不上,心里十分內疚。
說話之間,我們不經意地看到了鄭科長雙手的手背上,全是被針管扎后留下的痕跡,青青的兩條,長長地斜穿手背。
突然,門被推開了,科里的小王拿著一張地圖進來。通過他們的言談,我們從旁了解到這張地圖是用來確定鎮里各個消防栓的具體位置的,以免遇到緊急情況時,消防車無法與之連通。就是這些消防栓,分布在全鎮的30個自然村里,鄭維亮和小王都一個一個地實地勘察過,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一位沒有經驗的年輕記者問鄭維亮:您的安全理念是什么?這個問題可真大,可真難,還一下問住了鄭維亮。
其實,每一位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人,都有著各自的生活理念,對于鄭維亮來說,安全理念應該是整個生活理念中的一部分。只不過,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僅與他的個人事業緊密相關,還與興壽鎮上百姓的生命財產緊密相關,與你,與我,與我們大家的平安幸福緊密相關。
那么,興壽鎮今天令人欣慰的安全生產形勢,到底是偶然還是必然?這也是一個難以回答的問題。在這偶然與必然之間,鄭維亮和他的同事們四處巡視著,仿佛這就是他們的天職:發現問題,消滅隱患。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