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運輸是上個世紀 70 年代誕生的新興運輸業,對油氣產品運輸有著其他運輸手段不可比擬的優勢,突出表現為安全、高效、低耗等,尤其是近年來,隨著我國以西氣東輸為代表的一批新管道建設,掀起了管道發展的又一個高潮,必將對國民經濟發展產生積極的作用。由于管道運輸是一種特殊的運輸手段,輸送的都是易燃易爆的油氣產品,生產過程中有著很大風險,為此,管道輸送的安全可靠性尤為令人關注。
近年來,由于社會環境的影響,一些不法分子受暴利驅動,不惜鋌而走險,連連將作案黑手伸向正在運行的油氣管道。僅以我公司所轄的近 8000 公里管道來看,從 2000 年開始出現盜油事件起,已累計發生打孔盜油案 241 件,而且呈現出上升勢頭快、重大跑油事故多、犯罪分子頂風作案等特點,直接危及企業的安全生產,使得管理重心不得不從以前的管道運行管理轉到管道保衛和管道防范上,給企業的工業安全、運輸安全以及管道沿線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帶來了影響。
油氣管道和鐵路、公路一樣,是國家重要的基礎設施,歷來受到國家的重視和保護。 2001 年 8 月 2 日,國務院第 313 號令頒布了《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條例》,最高人民法院對盜油犯罪做了明確的司法解釋,這充分體現了國家對保護石油管道等基礎設施的高度重視,也為管道保護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據。
根據《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條例》和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有關條款,正在使用的油田輸油管道,屬于刑法規定的“易燃易爆設備”。行為人采用破壞性手段盜竊正在使用的油田輸油管道中的油品,構成破壞易燃易爆設備罪、盜竊罪等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從目前執行的情況來看,明顯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在對犯罪分子量刑上存在著量刑有彈性、各地處罰不一,各地小煉廠受利益驅動,地方保護主義盛行等。同時,在管理體制上,由于公安部門從上到下打孔盜油案件歸口治安部門管理,而不歸刑事案件,辦案過程中,普遍存在著辦案經費和警力不足等許多現實問題,致使在一些地方存在打孔盜油現象屢打不止蔓延上升的傾向。
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的頒布實施,管道安全已經提到了重要的議事日程。加強對管道安全生產的監督管理,防止和減少生產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促進經濟發展是所有生產經營單位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也是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體現。目前,管道運輸呈現蓬勃的發展勢頭,據統計西氣東輸建成后,全國干線總長將達到 2 萬多公里,對國民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提高起到重要的作用。我認為,管道立法也必將提到重要議事日程。
《石油天然氣管道法》早日出臺也勢在必行。通過管道立法,我們可以運用法律手段,統籌、協調、監督管道發展中存在的棘手問題,將依法有力打擊和震懾破壞管道的犯罪分子。同時,可以調整涉及油氣管道中的各方利益,使我國管道發展走上依法保護和建設、保護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法治軌道。
上一篇:建立安全生產長效機制探索
下一篇:西氣東輸管道的風險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