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人們安全生產意識的不斷增強,企業安全生狀況發生了明顯的變化,主要表現在五個方面:一是領導對安全工作的認識明顯提高;二是員工的整體安全意識、安全技能大大增強,基本實現了“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轉變;三是企業安全投入的力度逐年增大,由過去的重視“被動投入”轉向重視“主動投入”;四是安全監察手段日臻完善,基本實現了科學化、現代化;五是生產作業場所和設備的本質安全程度大大增加。為下步安全生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但是,在安全管理方式上存在問題仍然不容忽視:一些安全管理部門不重視對工作方法研究,不認真探討如何在企業內部建立起良好的安全管理運轉機制,以確保安全管理有效地發揮為主建設保駕護航的作用。所謂管理,其實不過是日復一日地召開會議、開展活動、監督檢查、升級達標、考核評比等,使安全工作不過是浮在面上、掛在嘴上、粘在墻上,卻難以落實在行動上。看起來聲勢浩大且終日忙忙碌碌,但收效甚微。
筆者認為,在安全管理工作方面,領導重視,生產作業場所本質安全化程度高,員工整體安全意識強,企業安全投入的力度大等,固然是企業搞好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利條件。但這些有利條件,只有在建立起科學的安全管理運轉機制的基礎上,才會發揮出整體優勢。否則一切有利條件都將失去生存的土壤。
一、安全管理動轉機制簡述
眾所周知,安全生產是企業永恒的主題。但離開生產談安全,安全管理失去其存在的意義。企業生產組織運行有其自身的運作規則,安全管理工作也有其自身的規則,兩種規則在理論上互存互存,但在具體操作上不可避免地會產生相抵相斥,故安全管理工作與生產組織運行之間存在一個“匹配”的問題。只有達到最佳“匹配”狀態,才能發揮出最好的“匹配”的過程和結果,就是筆者提出的“安全管理運轉機制”。
根據上述分析,安全管理運轉機制可劃分為三類:
(1)同步運轉機制:即安全管理工作與生產組織工作同步運行。也就是安全工作與生產組織工作同時計劃,同時布置,同時檢查,時時總結,同時評比。
(2)主從運轉機制:即安全管理工作從屬于生產組織工作,主要表現在啟動時間的滯后性和工作方式對生產組織的依從性。
(3)被動運轉機制:即一切以生產為中心,安全工作毫無計劃性,安全是一種“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狀態。
二、安全管理運轉機制分析
1.國家勞動安全部門規定:
各級領導和部門在計劃、布置、檢查、總結、評比生產工作的同時,必須同時計劃、布置、檢查、總結、評比安全生產(即“五同時”);在進行新建、擴建、改建工程時,安全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驗收投產(即“三同時”)。根據“三同時”、“五同時”的原則,對三種安全管理運轉機制進行分析,可以得出:同步動轉機制為上策,主從運轉機制為中策,被動運轉機制為下策。從理論上講,任何一個安全管理者都知道三種運轉機制孰優孰劣。但具體到一項工作,卻往往是并不清楚,甚至一些從事安全管理工作數年、數十年的專職安全管理干部,在處理日常工作時,也常常會“背其道而行之”,棄上策不用而行中、下策。
2.舉例分析
(1)基本情況
A企業的一個工程以招標方式組織施工,B企業投標。A企業如何按三種運轉機制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尖。
(2)三種運轉機制管理辦法對比
同步運轉機制管理辦法:A企業標書中有具體的安全條款。B企業中標后,A企業即按標書中規定條款對B企業安全生產進行監督管理。
主從運轉機制管理辦法:A企業標中書未規定安全條款。中標后,A企業安全部門感到對B企業安全難以管理,故由A企業安全部門出面,與B企業另訂一個安全管理協議,并以此作為對B企業進行安全監督管理的依據。
被運轉機制管理辦法:A企業標書中未規定安全條款,B企業中標后也未另訂安全管理協議。A企業對B企業的安全生產基本上采取不聞不問的態度。發生糾紛時,雙方再議。
(3)三種運轉機制優劣對比分析
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對待同一個招標的問題,三種安全運轉機制采取的管理辦法各不相同。
同步運轉機制管理辦法最優,主要體現在三點:一是標書的法律性決定所規定的各項安全條款與標書具有同樣的法律效果,對B企業的約束性強;二是體現了安全生產“五同時”的原則;三是安全管理辦法基本達到了一次到位。
主從運轉機制管理辦法次之,一是安全協議的簽訂滯后于合同生效時間,不能安全體現安全生產“五同時”的原則。二是協議雖具有法律性,但工作程序繁瑣,管理辦法無法一次到位;況且企業之間通常習慣于不履行法律手續,自行簽訂協議,如此協議根本不具有法律效果,對B企業的約束性較差。但是由于簽訂安全協議,一般由安全部門負責,使得安全部門的工作量大大增加,易造成一種安全能力強、“點子”多的現象。安全管理部門大都樂于采取此種辦法,以證明自己在安全生產上做了大量的工作。
被運轉機制管理辦法最差:不僅違背了安全生產基本原則,甚至連起碼的安全管理手段也不具備,完全是一種聽之任之的態度。但“樂此不疲”者大有人在──“何苦多管閑事”。
三、結論
“安全管理運轉機制概念的提出,旨在向安全管理者說明一個重要的觀點:只有建立起正確的安全管理指導思想,實行科學的安全工作方式,首先使企業安全管理與生產組織之間達到最佳“匹配”狀態。然后再采取扎實有效的管理辦法,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則安全工作的一切努力,都屬舍本逐末,最終事倍功半,不可能收到預期效果。
上一篇:“超前安全教育”初探
下一篇:論企業安全生產責任制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