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藝技術、工具設備、控制系統和建筑設施等應具有預防人為失誤和設備故障引發事故的功能,最低限度也要做到即使發生事故,人員不受傷害或能安全撤離,降低事故嚴重程度,這就是本質安全!
本質安全化的理想目標是:采用物質技術手段,預防事故,尤其是群死群傷事故;即使發生事故,人員能免遭傷害或能安全撤離;盡量減輕事故嚴重程度。
本質安全型設計及其技術、設備,均不能提供無限的安全保障,必須遵守相應的操作規程與管理規定。
20世紀50年代,誕生了一個超前預防事故的安全生產理論,即本質安全理論。這是人類經歷了無數次血淚事故教訓后的理論升華。認真研究并掌握這一理論,對強化安全生產管理,預防生產安全事故,尤其是防止重特大事故和類似事故重復發生,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問題的提出
舊式沖床為什么經常發生斷指事故?某企業有70臺沖床,22年中共沖掉操作人手指122節。南方某市有50萬臺沖床,每年沖掉的手指竟要以“筐”來計數。發生此類事故的原因是什么?是安全教育培訓不到位,操作人素質太低?還是管理松懈,責任制不落實?其實都不是,主要原因是設備安全技術性能太差。預防此類事故的根本途徑是淘汰落后的工藝、技術和設備。當使用新型的光電自控沖床后,斷指事故幾乎不再發生。
某企業生產一種黑火藥,其中1個工序從1960年到1980年發生過4次爆炸,死亡多人。每次事故都認為是違章操作。但不管怎樣嚴格管理,怎樣落實、追究責任,事故仍然接連發生。1980年4月23日,該工序又發生爆炸,死亡6人,人們才驀然驚醒,建議盡快研究靜電問題。經過研究,科研成果很快轉化到生產線的建設上。從1982年復產至今,這個工序再沒有發生爆炸事故。
一系列經驗教訓,向人們提出了一個問題:保障現代化工業企業的安全生產首先靠什么?
保障安全的“利器原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推及現代化企業的安全生產,就是要保障安全生產,必須首先使工藝技術、工具、設備、控制系統、建筑設施及其他物質技術條件達到規定的要求,并且要根據客觀條件變化、技術進步和經濟實力增強不斷改進和完善。這就是保障安全生產的“利器原理”。
《安全生產法》第十六條規定,“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具備本法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規定的安全生產條件”;第三十一條規定,“國家對嚴重危及生產安全的工藝、設備實行淘汰制度”……這就是對保障安全生產的“利器原理”的法律表述!
現代安全生產管理理論認為,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安全。安全度和危險度是一對不可分割的、相對的概念。人的操作和管理失誤、設備故障、意外因素等引發事故是一些不可避免的現象。但是大量事故和試驗又同時證明,人的失誤率很高,當以百分計;而設備的失誤率(故障率)較低,是以千分計、萬分計。經過特別、專門設計加工,設備的失誤率可低于十萬分之一或更低。創造失誤率很低的物質技術條件來保障安全生產,就成為必然的選擇。因此要保障安全生產,工藝技術、工具設備、控制系統和建筑設施等應具有預防人為失誤和設備故障引發事故的功能,最低限度也要做到即使發生事故,人員不受傷害或能安全撤離,降低事故嚴重程度,這就是本質安全。
本質安全及本質安全化
安全生產管理工作中講的本質安全是指當操作失誤時,設備、系統仍能自動保證安全;當設備、系統發生故障時,它能自動排除、切換或安全地停止運轉;采取雙重、多重安全措施,確保人身和設備安全。而本質安全化是為使設備、系統達到本質安全而進行的研究、設計、改造和最佳組合。
本質安全化的目的是:運用現代科學技術包括安全科學技術的成就,使形成事故的主要條件從根本上消除;如暫時不能達到這樣的要求,即采取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相對安全措施,形成最佳的安全組合體系,以取得最大限度的安全。同時盡可能采取完善的防護措施,以增加人體抗御傷害與毒害的能力。其理想目標是:采用物質技術手段,預防事故,尤其是群死群傷事故;即使發生事故,人員能免遭傷害或能安全撤離;盡量減輕事故嚴重程度。
實現途徑和技術手段
實現本質安全的主要途徑是:
從根本上消除事故再發生的條件。
設備、系統具有預防誤操作、設備故障、工藝異常的功能。如誤操作拒動裝置、聯鎖裝置等。
空間與時間隔離。如設置防火墻、安全距離、錯開作業時間等!
按照安全、可靠、經濟原則,實施安全措施的最佳組合!
實現本質安全的主要技術手段是:
消除:從根本上消除事故再發生的隱患!
替換:以安全、無毒、低毒材料替代高危、高毒材料;以遙控、遙測、自動化設備與監控手段,替換直接、危險的現場作業等!
強化:提高安全相關條件的強度、剛度、厚度、耐火性能、抗爆性能等。
弱化:設備的泄爆孔、建筑物的泄爆面,輕型屋頂,易損件、易磨片,加入添加劑,減少靜電產生等。
屏護:圍欄、護網、擋板、罩蓋、絕緣、密閉等!
保險:熔斷器、限位器、限速器、超重拒動裝置、自鎖聯鎖裝置等!
冗余設計:備用設備、備用系統、備用通道、備用電源、事故照明等!
空間隔離:安全距離、防火間距、防火隔離間、隔離車廂等!
時間隔離:減少在危險及毒害場所的暴露時間、廠房定員制度、禁止無關人員在危險作業場所穿行和停留等!
因此,安全措施的最佳組合是合理布局(按照生產、工作特點做好總圖布置,廠房的平面和立體布置,消防通道、安全、防火距離等的布置)加輔助性安全措施(如監測、監控、報警系統,個體防護措施、標志牌等)!
本質安全理論的實際運用
本質安全理論指的是,要充分發揮人的聰明才智,盡可能采用和創造本質安全型的工藝、技術、設備及其他物質技術條件,在此基礎上,加強安全教育,強化安全管理,就能夠預防事故,尤其是重特大事故!
安全管理方面:首先要用本質安全理論武裝領導人、決策人、安全管理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的頭腦,充分認識物質技術條件在保障安全生產中的重要作用,千方百計采用本質安全措施。發生事故后的首要對策是技術對策,即盡可能在技術上采取措施,以防止相同、類似原因的事故重復發生!
設計方面:能否保證安全生產,設計是首要一環。一項本質安全措施的設計成功,一套安全措施的最佳組合方案的實施,可使安全管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科研方面:新產品、新技術、新設備及安全措施項目的研究,均應以本質安全理論為指導,在項目主體研究的同時,即應考慮預防操作失誤、設備故障、工藝異常、環境惡化、給定的安全條件失效和可能發生意外情況時的物質技術對策與管理方法!
安全技術改造方面:安全性易受操作人和管理者的經驗、態度影響的設備工藝,要逐步改造!
需要強調的是:
第一,本質安全及本質安全化受經濟實力和技術水平的制約!
第二,本質安全型設計及其技術、設備,均不能提供無限的安全保障。同任何事物一樣,它們各有其規定性、局限性和相對性,必須遵守相應的操作規程與管理規定!
第三,實施本質安全及本質安全化原則,并不否定加強安全管理的重要意義。
下一篇:平凡崗位上的不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