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著力強化三大能力建設。在環境監察方面,全市60%以上區縣環境監察隊伍達到國家一級標準,全市環境執法隊伍的整體水平顯著提高。在環境監測方面,建成了集應急監測、監督性監測、在線比對監測等多功能現場監測為一體、平戰兼顧的流動實驗室;環境應急和流動監測能力實現由實驗室向現場快速監測、現場監測由定性為主向半定量為主的轉變、實現對環境的現場快速監測和流動車載監測。在環境信息化建設方面:建成環境基礎數據庫,形成了全市“數字環保一張圖”,完成行政審批業務的電子化,全面實現無紙化辦公,逐步實現由信息平臺向工作平臺的轉變。
二是圓滿完成國家環境二惡英監測中心西南分中心建設。從中科院專門引進二惡英分析人才,選拔優秀人員參加環保部組織的二惡英專業技術培訓,提高了分析人員技術水平。同時,開展實驗室方法的建立和二惡英排放情況的調查研究,并制定了一整套嚴密的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程序,順利通過了國家實驗室資質認證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