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近日召開節能減排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溫家寶總理在會上強調,采取鐵的手腕淘汰落后產能。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視我省節能減排工作。汪洋書記多次明確指出,廣東不能救落后產能,對那些落后的產能,要堅決予以淘汰,而不能借金融危機之名,或以保護傳統制造業、擴大市場內需、幫助企業過冬為由,為那些落后的產能尋求生存的理由與借口。
“節能減排”保護環境,是一種公共利益訴求。從經濟總量上來看,我省產業結構發達,調整空間大。然而,潛力與壓力并存,我省作為一個傳統制造業大省,要在經濟持續發展的情況下,使2010年單位GDP能耗達到“十一五”期間下降16%的目標,任務依然艱巨。特別是在經濟復蘇的大背景下,一些高耗能、高排放行業快速增長,一些被淘汰的落后產能死灰復燃,能源需求大幅增長,能耗強度、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速度放緩甚至由降轉升,化學需氧量排放下降趨勢明顯減緩,節能減排形勢嚴峻。
要把過高的能耗降下來,最根本的方法就是調整產業經濟結構。眾所周知,傳統發展模式處于世界產業鏈的低端,雖然經濟總量很大,但得到的實際效益相對較少。與此同時,忽視資源環境代價的粗放型發展模式難以為繼,特別是難以適應未來低碳發展趨勢,與科學發展的矛盾也表現得越來越突出,并成為制約我們這個經濟大省繼續發展的瓶頸。去年受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倒逼壓力明顯,但今年形勢好轉,淘汰落后產能的動力及壓力減弱,傳統發展模式很可能重新抬頭。因此,我們必須清醒認識到,轉變發展方式必將是一個長期而艱辛的過程,不會一蹴而就,需要切實付出努力,其中就包括因為鐵的手腕而產生的轉變陣痛。
為防止在經濟形勢回暖向好時傳統發展模式復歸,就必須主動出擊,尋求經濟轉型的契機,搶占經濟大局的制高點。早在兩年前,我省已經推動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從“軟約束”向“硬約束”轉變,落實GDP能耗目標責任制以及考核制,實施“一票否決”;落實投資項目節能審批制度,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含新建、改建、擴建項目)必須進行節能評估審查。如今,我們在用鐵的手腕淘汰落后產能的同時,更要用機制倒逼促進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對各級黨委、政府落實科學發展觀實行新的指標評價,實施新的財政激勵機制,推動各地更加注重生態發展,堅定不移促轉變。
作為結構調整、增長方式轉變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節能減排工作正成為我省在科學發展觀視野下,尋求華麗轉身的新引擎。這不僅是我們實現“十一五”期間節能減排目標的硬約束、硬指標,更是我們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緊迫任務,不容任何遲緩與懈怠。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上一篇:福州空氣質量躍居中國省會城市第四
下一篇:近岸海域污染依然嚴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