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四川在線-華西都市報??
10日凌晨7時許,盤錦遼河大橋轟然垮塌。垮橋事件究竟造成了多大的傷亡,至今還是一個謎。據介紹,事發至今,指揮部共組織5艘大型船只、5只快艇、200多人參加搜救。大連海軍基地17位潛水員和4位工程技術人員也對事發現場進行了掃描和拉網式搜索。目前,由于橋板脫落處距水面較深,加之水流速度較大和潮汐影響,水下作業條件十分惡劣,潛水探查難度相當大。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該橋早在2000年就已被確定為危橋。
斷橋之禍 官員如臨大敵記者被扔下亂石河灘
昨日一大早,當記者趕赴田莊臺遼河大橋時,橋頭已在一夜之間建起了一道磚混障礙墻。距該障礙墻10米處,工人們正在筑第二道障礙墻。當地警方和交通局的工作人員將現場全部封鎖,拒絕一切非工作人員入內。
河心,幾艘打撈船正在緊張地作業。在距離事故現場一公里外的遼河炮臺附近,大批來自沈陽和當地政府的小轎車擠滿了停車場。
當地政府只邀請了部分當地媒體進入現場,其他人一概被隔離在數公里外。即使那些被允許進入現場的本地媒體,也于10日晚接到了通知,關于大橋垮塌的報道只能采用新聞通稿,不得擅改一字。
在事故現場,所有當地官員都保持沉默,拒絕接受采訪。昨日上午,當一些記者試圖租船靠近大橋時,來自當地漁監的官員一路跟隨了數公里,嚴厲警告漁船不得靠岸。隨后,根據當地一些官員的指示,所有駕駛小船打魚的漁民也被漁監悉數驅逐。
中午12時許,當一位抓拍照片心切的記者試圖跨上供當地媒體記者使用的快艇時,被大洼縣某官員直接從船上扔下亂石河灘,導致肘部受傷。
斷橋之憾 大橋剛作檢測結論未出就出事
在橋頭,當地交通部門專門立了一塊警示通告:前方險橋,實行限載、限速。整車限重15噸,橋上時速不得超過20公里/小時,單列車通行。
據了解,早在2000年時,大洼縣有關部門便已對大橋進行了加固修繕。4年過去了,大橋再次病入膏肓。遼寧省交通廳一位姓郭的同志介紹,今年5月23日,有關部門對大橋的承載狀況進行了檢測,最后結論還未下就出事了。當年參與橋梁設計的遼寧省勘探設計院兩位工程師及專家也親臨現場,對事故進行調查。但他們說,事故正在調查中,不便發表任何意見。
斷橋之問 超載現象如家常便飯,有關部門難道不知?
“限載在5年前執行過一年左右。現在?天方夜譚!”一駕駛員對記者說。要是真的限載,盤錦的石油,營口的沙石咋運出去的?他說,大橋沒垮的時候,305國道就是營口和盤錦運輸的主要生命線之一。有說導致垮橋是一輛50噸的大貨車引起的,對此該駕駛員很不屑地說,大橋過120噸的超級坦克(大貨車)也是家常便飯!
他明確地告訴記者:“在305國道上,遼河大橋限載15噸是說著玩玩而已。在去年盤海營高速公路開通以前,從大連到遼西,重達五六十噸的集裝箱車都走遼河大橋。”他說:“有人只是不愿意想大橋真的會垮掉。”
一駕駛員講述了超載的苦衷:“運費太低。”據介紹,僅僅按核準載重運輸,連油錢都不夠,更別說其他的費用了。限載30噸的車,往往要載重達100噸左右以降低成本。
據悉,從去年開始,當地交通部門就對超載進行專項整治,但駕駛員們明確地說,查獲超載,一般是罰款1000元,真正卸貨轉運的情況很少出現。即使罰款,也可以通融,一般以200元過關。到后來,大型運輸車就結集成隊,在晚上突擊運輸,許多駕駛員聯合出資,請一位熟悉交警的人士開著小車在前面開路,一遇到交警時就象征性地繳點罰款,他們稱為“捅關”。要是捅關不成車隊就地停下等交警下班。他說:“在盤錦這樣的情況人人盡知,相關職能部門敢說不知道?”
斷橋之痛 營口幾成“孤島”百姓叫苦不迭
大橋垮了,如果沒有盤海營高速公路,在寬達700米,水深達10余米的遼河的阻隔下,營口就成了孤島。
據營口交通局領導介紹,早在幾年前,他們就規劃要在營口西部建一座新的跨河大橋,以緩解遼河兩岸的物流壓力。關于大橋的建設,3年前就已拿上了議事日程,但到目前為止,造橋所需要的數億資金還沒有到位。
就在新橋沒有著落的時候,305國道遼河大橋的垮塌無異于讓營口雪上加霜。從現在到新大橋建成前,盤海營高速將成為連接營口唯一的大型陸上通道。除此外,只能借道營口、海城、盤錦的老道。
而大橋的垮塌給當地老百姓帶來的沖擊則異常直接。田莊臺鎮的加油站、飯館直接遭受了“滅頂之災”。記者在田莊臺一餐廳吃飯時,連點了4道菜老板都說沒有“原料”。而加油庫的工人則躲在屋里無所事事。
在營口工作的小楊說,橋沒有垮的時候,他們從田莊臺到營口打車只要16元,而現在繞道老渡口需要50元,還要等船才能過江。
斷橋之謎 究竟有多少人掉進河中?
據當地政府在11日凌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宣稱,初步估計有3輛車掉進了河里:一為農用車,一為大貨車,還有一輛紅色桑塔納。
昨日下午,墜河后自救成功的消防特勤退伍軍人闞建永在營口中心醫院病床上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稱:“我只知道當時正和一輛綠色大車錯車,然后忽悠一下就在河里了。”
據闞建永介紹,經這此次死里逃生的經歷后,他的記憶十分模糊。到目前為止,他壓根就想不起前后是否還有車或行人。
從斷橋邊緣逃生的張海濤介紹,當時他正在橋上行駛,突見前面騰起白煙,他下意識地剎車,但車還是掛到了斷橋邊緣,搖搖欲墜。受此驚嚇后,他記不得前后是否還有車和行人。
另據最新消息,到目前為止,經當地公安人員對目擊人員進行新的核實,事發至今,指揮部始終沒有收到前來尋車尋人的報案。事故調查組初步認定,只有一輛農用車落水,車上司乘人員已逃生,無人員死亡。
瀆職“預設”災難
斷橋斷魂!盤錦遼河大橋這座1977年正式通車、屬當時國內屈指可數的最大預應力鋼筋混凝土公路橋,是否存在設計和建造上的問題,對今天的災難事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該橋早在2000年就被定為險橋,盡管有關部門曾對大橋進行加固修繕,并在橋側設立了最高20噸的限重標志,但4年來,超載車輛仍繼續在橋面大量通行。有人分析,大橋斷裂是由那輛載重50噸的大貨車直接造成,但筆者對如此簡單的判斷不以為然。
4年前就被定為險橋病橋,對其可能存在的危險性,對于必經此橋的個別司機難以遵守運載重量規范的習性,有關部門不應毫不知曉。在這樣的情況下,不采取嚴格而有效的防范措施,而任超流量、超運載量的車輛自由過往,這顯然屬于交通管理部門的瀆職!因為遼河大橋這樣的災難,其實是在常識性的預料之內,而且是必然的,災難的發生只是早遲而已。有關方面公然的瀆職,是對日后的必發災難的一種惡意“預設”,從而使橋毀人亡的可能變成今天的現實。
以監管上的瀆職“預設”災難,已成為近年某些公職人員的共同“不作為”現象。如阜陽的毒奶粉特大案件中,就有工商執法人員,明知當地市場在銷售早被列入“黑名單”的劣質奶粉,且有受害的消費者投訴舉報,但偏偏不予整頓治理,而讓大量劣質奶粉繼續泛濫,從而致使更多孩子陷入災難的深淵。
遼河大橋、阜陽“劣奶”這樣的災難,倘若監管機構能夠盡職盡責,完全可以避免;但令人憤怒的是,監管部門明知有的事情必將出現災難性惡果,卻仍在那里不以為然甚至故意縱容,而讓災難的陷阱“預設”在前方,以血盆大口等待制造人間的不幸!因此筆者以為,要說遼河塌橋災難的責任,超載者固然難辭其咎,而病險橋梁安全管理的部門也同樣負有不可推卸之責。 特派記者龍燦遼寧盤錦現場攝影報道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