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組無法讓人輕松閱讀的數據,卻又是無法回避的事實:今年1至4月,全省共發生生產事故73起,同比上升15.9%;死亡95人,同比上升23.4%;直接經濟損失664萬元,同比上升54.4%。發生交通事故3203起,死亡人數上升13.4%,直接經濟損失2017萬元,同比上升37.6%;發生火災10915起,死亡90人,是去年同期的1.5倍,直接經濟損失1858萬元,同比上升19.5%。
聚焦傷亡事故
近幾年,火災事故已占了我省傷亡事故起數的大頭兒。
火災的危害是巨大的,而原因卻往往是微小的:造成54人死亡、70多人受傷,直接財產損失426萬元的吉林市中百商廈“2·15”特大火災,直接原因竟是員工于洪新將正在抽的香煙掉在庫房中,未予熄滅就離去。
一個小小的煙頭,引發一場驚天動地的大火。回顧這幾年發生的火災,有多少不是這樣原本可以避免的呢?
道路交通事故,在三大類安全生產事故中僅次于火災,每年都超過萬余起,死傷數千人。就在6月份,琿春市發生一起特大交通事故,造成8人死亡、5人重傷、30人輕傷。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司機無證駕駛報停車輛,客貨混載,超載、超員,在下坡路向右轉彎時超速行駛,臨危操作不當。這樣的違章事故,已成為交通運輸安全的大敵。
煤礦事故也占了我省生產事故的較大比例。幾年來,煤礦企業重特大事故接二連三:2001年11月7日,遼源礦務局梅河煤礦七井發生大面積冒頂,8名工人死亡;2002年7月4日,江源縣富強煤礦瓦斯爆炸,死亡39人;2002年12月6日,省萬寶煤礦小新井發生一起特大火災,井下30名作業人員遇難;今年6月10日,萬寶煤礦紅旗二井三采區因高壓開關發生相間短路造成火災,死亡10人,失蹤1人。剛剛處理完“6·10”事故的省煤礦安全監管局負責人說,事故的原因,主要是該煤礦在“一通三防”、機電管理、安全規章制度落實上,存在許多問題。
誰動了“安全的奶酪”?
安全生產無小事。正因其重要,從國家到地方,各級政府對此強調得最多。但為什么還事故不斷呢?
省安監局副局長趙世偉說,盡管我省的安全生產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但存在的一些深層次矛盾和問題,還比較突出。一是安全生產基礎薄弱。很多企業安全設施不完備、欠賬多,特別是一些效益差的企業,安全生產投入少,達不到標準。二是安全生產管理不到位。一些企業經營者沒有把“安全第一”落到實處,“說起來重要,忙起來不要”。現在安全事故中,95%以上是責任事故。三是勞動者的安全意識不強。違章作業、違章指揮、違反勞動紀律等“三違”現象屢見不鮮。四是安全生產法律法規還不夠完善。2002年國家才頒布《安全生產法》,此前只有一些單項法規。在安全生產規章制度的建立方面,大中型企業較好,小企業,特別是一些民營企業很不健全。
工作在消防戰線多年的省公安消防部隊防火監督部宣傳處處長張孝國,談起火災事故時語氣沉重。他說,一些企業法人代表缺乏憂患意識,總覺得樓房是鋼筋混凝土結構,很安全。殊不知,在裝修、購買辦公設備時,已經產生了大量可燃物。如果還抱著僥幸心理,在消防上舍不得投入,對員工宣傳教育不夠,一旦發生火災,后果嚴重。還有一點,很多人缺乏消防常識,發現起火后不及時報警和逃生,造成重大傷亡。他告誡人們,煙火的升空速度每秒高達三至四米,而人的步行速度每秒僅0.5米,人在煙霧中超過五、六分鐘就會窒息。他痛心地告訴記者:消防人員在一些大商場夜查時,模擬某一處發生火災,現場值班人員或手足無措,或連消防設備在哪、怎么用都不知道。還有些商場的外線電話經常上鎖,值班人員要打報警電話,需要跑很遠的路,這勢必會貽誤救火良機。
此外,我省一些地方消防基礎設施和車輛裝備“欠賬”嚴重,一旦發生重特大火災或重大災害事故,公安消防部隊難以承擔火災撲救和搶險救援任務。
讓生產和安全“牽手”
對于現階段安全生產事故多發的形勢,省內一位安全生產專家表示,從一些發達國家的發展過程來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1000—3000美元期間,正是工業發展的快速期,也是安全生產事故多發期。我國正處于這個階段。這就需要人們投入更多的精力去關注安全生產,減少事故的危害。
有關專家指出,安全生產需要長效機制。一是要建立機構。二是要把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到所有生產經營單位。三是強化依法監督,及時發現隱患并整改。四是從源頭上控制新建企業,必須達到安全生產標準。礦山、建筑施工等幾大特殊行業,必須辦理安全生產許可證。五是要加大安全生產培訓力度和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全民的安全意識,做到“不傷害別人,也不被別人傷害”。同時,各級政府應加大對安全生產的投入,治理公共安全隱患,企業也要保證安全生產的投入。(來源:吉林日報 記者韓雪潔)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下一篇:麻繩繃斷準新郎血濺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