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晨報記者許洱多
昨天上午,外環線越江隧道發生自通車以來撞車車輛最多的一起連環撞車事故。在浦西往浦東方向的隧道內,包括集卡、商務車、轎車在內的11輛汽車撞在一起,導致隧道內交通嚴重堵塞。事后,記者觀看了隧道內的監控錄像,發現事故原因很可能是一輛淺色轎車突然變道所致。據隧道管理人員介紹,隨意變道、超速行駛、剎車故障是隧道交通事故的三大元兇。
記者發現,在這起事故發生后,隧道內車輛隨意變道、超速行駛的現象仍比比皆是。目前警方已經在隧道里設置了“電子警察”,對違章車輛進行監控。同時有關部門也呼吁,交通安全涉及每名司機的人身安全,每名司機都要自覺遵守交通規則,養護好汽車,這才是防止事故發生的最好方法。
原因
一輛淺色轎車突然變道
昨天上午,記者趕到現場時,隧道的交通秩序已經恢復正常。事故涉及的11輛汽車都被拖到事故處理地點,停了整整兩排。根據隧道的監控錄像顯示,上午8時08分,三車道的隧道內車輛仍行駛正常,但不斷有大型車輛開上小型車道,小型車輛駛上了大型車道。1分鐘后,一輛淺色轎車突然從右側車道轉到了中間的車道,正在中間車道的卡車剎車不及,將這輛轎車撞得橫在路中,后面正常行駛的車輛來不及反應,11車連環相撞事故就此發生。
據目擊者說,事故發生后,浦西往浦東方向的隧道入口外排起了3公里長的車龍,好在管理部門行動迅速,使隧道很快恢復了通行。
記者在現場看到,連環相撞的11輛車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傷,一輛賽歐轎車前后受傷,一輛藍色別克公務車整個后車廂被撞癟,牌號為魯R33357的集卡前保險杠被撞飛。一名朱姓司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還心有余悸,他說,事故發生時緊挨著他左半身的車窗玻璃被撞得粉碎,反光鏡也被撞得無影無蹤,幸運的是人沒有受傷。
分析
隧道事故存在三大元兇
浦江橋隧管理有限公司外環分公司經理馮益民總工程師表示,這起事故是外環線越江隧道通車以來,發生連環撞車的車輛數量最多的一起,他指出,通過對通車近兩年來事故情況的分析,隨意變道、超速行駛和剎車故障是隧道事故的三大元兇。
他說,外環線隧道與上海其他隧道一個重要的不同點是,外環線隧道除了普通的轎車和小型卡車外,每天還要通過大量集卡,雖然有明確規定,大型車和小型車要各行其道,但仍有一些司機經常違反規定。再者,隧道的兩個入口都是斜坡,有的司機超速行駛,車輛保養又不好,剎車不靈,造成車禍時有發生。
措施
“電子警察”監控違章
為了減少外環線隧道事故,有關部門已采取了大量措施。在隧道內路面上安置減速板,車速由原來的每小時80公里降低至每小時50公里等,同時經常組織附近車輛較多的公司司機學習,宣傳交通安全知識等,使事故數量已經下降,但超速等問題還是時有發生,為此,警方已經在隧道中安置了“電子警察”裝置,對違章車輛進行監控。
由于對突然變道的司機處罰有一定的困難,所以司機自覺遵守交通規則非常重要,有關部門呼吁司機注意,隧道里兩條道路明確規定分為大型車和小型車,按照自己的車型進入隧道后,一定要走“自己的路”,不能圖一時之快,在兩條路中竄來竄去,發生事故才追悔莫及。另外,司機平時要養護好車輛,這樣才能最大程度地保障安全。
隧道行車謹慎變道
據隧道監控錄像,此次撞車事故很可能由一輛轎車突然變道所致。
晨報提醒:在隧道行車時千萬不要超速行駛,也不要隨意變道。
自3月5日起,為配合仙霞路、茅臺路實施單向交通,71路、127路等20條公交線路將調整走向。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下一篇:建筑工地事故存在四大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