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報記者郭靜 宛霞報道 京滬高速淮安段發生貨車相撞引發液氯泄漏的事故,目前液氯泄漏事故污染源已經基本清除。據悉,在此次事故中受到傷害的個人最高獲賠達15萬元,有關土地的賠償方案還沒有出臺。
目前,氯氣泄漏現場周圍大氣中的氯氣超標值已趨于正常,放置槽罐車的河流上游水質,也沒有發現受到污染的跡象。
記者獲悉,危險物品運輸問題是交通部今年的工作重點之一。在此次液氯泄漏事故發生后,交通部將進一步規范、加強危險物品運輸的管理制度。北京市運管局表示,危險物品的運輸車輛應當安裝GPS衛星定位系統以便隨時對運輸情況進行監控。
“3·29”事故共賠償將超千萬元
涉及山東、江蘇兩個省份,“3·29”交通事故需要協調兩個省共同處理。
日前,江蘇省政府和山東省政府分別表示,兩個省將積極商討, 共同處理好此次事件的善后工作,不會讓受災的老百姓吃虧。善后處理和搶救的費用將先由江蘇省和淮安市墊支。
記者了解到,“3·29”事故中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將達到2901萬元人民幣。目前這次事故中死亡人數已達到28人,有關部門擬每人賠償15萬元。現住院的人總數為285人,其中重傷者每人賠償7.5萬元,一般傷害者每人賠償7500元,需賠償917萬元。住院的人員醫療費用可能達到500萬元。“3·29”京滬高速路車禍致液氯泄漏事故賠償和醫療費用預計達到1417萬元。
同時,在征得家屬同意后,部分死者將陸續開始火化。
北京危險品運輸車僅兩成配GPS
據安全監管總局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督管理司牛開建處長介紹,國家有關部門已經研制成功利用GPS系統監管危險品運輸車輛的新技術,目前這項技術已在一些企業試用并通過國家有關部門的鑒定。這項技術的核心就是利用GPS這個平臺,對運輸危險化學品的車輛進行全程監控。一旦遇到險情或發生事故,監控終端能夠在最短時間內獲取信息,通知有關部門啟動應急機制,有效控制事故的發生和發展。
“運輸危險物品的車輛,如果安裝了GPS衛星定位系統,就可以隨時監控運輸狀況。”北京市運管局表示,運輸車輛安裝GPS終端設備后,駕駛員可以在行駛途中通過終端設備和電子地圖系統,隨時了解車輛所處位置、燃料消耗等情況。
由于不是強制規定,北京市執行情況并不樂觀,全市的2680輛危險物品運輸車輛中,只有283輛運輸車安裝了GPS系統。
按照《道路運輸條例》規定,申請從事危險貨物運輸經營的企業,應有5輛以上經檢測合格的危險貨物運輸專用車輛、設備;駕駛人員、裝卸管理人員、押運人員需經所在地區的市級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考試合格,取得上崗資格證。
運輸劇毒、爆炸、易燃、放射性危險貨物時,應使用罐式、廂式車輛或專用容器,車輛應配備通訊設備,安裝行駛記錄儀或定位系統,并配備相應的安全防護和消防設施設備。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