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坡現場
武警前往搶救
事故村莊
5月9日晚11時左右,吉縣城南橋南村水洞溝自然村發生特大山體滑坡。吉縣縣政府提供的資料顯示,此次山體滑坡是黃土邊坡自然崩潰,屬嚴重自然地質災害。塌方長度250米,高度80米,土方量約65萬立方;有11戶村民的房子被掩埋,24人被困,男女各12人,其中小孩8人,老人1人。
滑坡發生后,張寶順省長做出重要批示,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范堆相親率相關部門人員、專家和武警趕往現場搶險。昨天,省政府辦公廳發出關于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緊急通知。
5月9日晚11時左右,吉縣城南橋南村水洞溝自然村發生特大山體滑坡,坍塌的黃土將通往鄉寧縣的209國道阻斷。65萬立方米黃土瞬間從陡峭的邊坡上滑落,依山而建的數排窯洞11戶農家約24人被埋在數十米厚的黃土下。
滑坡發生后,張寶順省長做出重要批示,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范堆相親率相關部門人員和專家趕往現場指揮搶險。由于坍塌量巨大,而搶救現場狹小,加之附近山體仍有繼續滑坡的跡象,搶險工作進展緩慢。截至昨晚11時發稿,被埋者尚無一人被挖出,專家分析被埋居民生還希望渺茫。
10日中午11時,記者趕到吉縣。在通往現場的惟一公路上,大批載重車輛滿載黃土從現場魚貫而出,路邊值勤的民警和武警戰士們個個面帶倦容,顯然一夜沒睡。
在附近村民的指點下,記者來到滑坡山體對面的山頂,整個現場一覽無余。山頭上已經站滿了附近居住的群眾,一個叫邱華中的中年男子滿面悲傷地說,他妹夫一家五口被埋在土里;水洞溝村民馮創立說,“活了一輩子,沒見過這么大的‘走山’”(當地人把滑坡叫“走山”)。大家都說最幸運的當屬史月子家,當晚史家一小孩總是哭鬧不睡覺,搞得史家人睡得很遲,最后發現窯洞頂部落土,一家人剛跑到馬路對面的一村民家,滑坡便大規模發生了。
從山頭往下看,大面積的黃土滑落到209國道上,已將馬路對面的窯洞齊齊埋住,大批的裝載機、推土機和載重自卸車往來穿梭,但運走的土方與巨大的坍塌量相比,顯得微乎其微。昨日下午3時,現場的地質專家發現附近山體仍在繼續滑坡,遂當機立斷撤出所有搶險設備和人員,并將附近群眾全部疏散。經過3小時的緊張研究,專家制訂了新的搶險方案。在現場,記者聽到一位專家說,被埋的眾居民生還希望已很渺茫。
吉縣縣政府提供的資料顯示,此次山體滑坡是黃土邊坡自然崩潰,屬嚴重自然地質災害。塌方長度250米,高度80米,土方量約65萬立方米;有11戶村民40人的房子被掩埋,經具體調查核實,有16人撤出,24人被困,男女各12人,其中小孩8人,老人1人。
各級齊動員防患于未然 省政府緊急通知嚴防地質災害
本報5月10日訊 吉縣橋南村水洞溝發生大面積黃土邊坡自然崩塌嚴重地質災害后,今天,省政府辦公廳發出關于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緊急通知。
通知指出,當前我省已經進入汛期,是地質災害的高發期。各級政府及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要引以為戒,以高度的責任感做好防災工作,既要抓好事故隱患的排查和實時監測等應急工作,也要抓好完善預案、輿論宣傳及責任制的落實等項基礎工作。
通知要求各級政府要籌措資金,專項用于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加強領導,把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并要突出重點,認真排查地質災害隱患點,把存在災害隱患的居民點、主干交通線,全部登記造冊,限期采取防災措施;重點抓好黃土地區陡崖下民房、建筑安全調查,對于存在嚴重安全隱患的建筑物,應限期搬遷;對大型以上的災害點,要落實專業監測,做到及時發現、及時報告、及時避讓,對因失職、瀆職等行為造成人員傷亡的,要依法追究相關負責人和責任人的法律責任。
通知還要求,國土資源部門和氣象部門要密切配合,關注汛期的氣候變化,做好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工作,及時向社會發布。完善應急預案。強化職責分工,做好汛期地質災害的防治工作。各市要健全完善市地質環境監測站,進一步健全地質災害監測網絡,加強地質環境監測工作。礦山、鄉(鎮)和村委會要將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明白卡和避險明白卡,發放到廣大群眾手中,讓受災害威脅的群眾熟知應采取的防范措施、出現險情后的撤離路線,努力避免、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各級人民政府要積極開展地質災害防治基本知識、法律法規知識的宣傳普及和培訓工作,進一步提高干部群眾的防災意識和防災水平。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上一篇:武漢建筑業安全生產亟待“補籬笆”
下一篇:大同安全生產常抓不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