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日報北京1月5日訊 記者蔡巖紅 “2006年要把億元GDP死亡率、工礦商貿十萬從業人員死亡率等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考核指標。要強化責任意識,將安全生產責任分解落實到地方各級政府、各有關部門和企業,并作為政績、業績考核的重要內容。”這是國家安監總局局長李毅中在昨天召開的視頻會上重點強調的。
據了解,2005年全國共發生各類傷亡事故727945起,死亡126760人,分別下降9.4%和7.3%。煤礦發生事故3341起,下降8.2%;死亡5986人,同比略有下降。除了漁業船舶外,各個行業領域事故死亡人數都有明顯下降。32個省級統計單位中,有30個單位事故死亡人數在國務院安委會下達的控制指標以內。
但在事故總量明顯下降,安全生產狀況總體穩定、趨于好轉的同時,全國安全生產形勢依然嚴峻,煤礦等行業和領域重特大事故接連發生,給人民群眾生命財產造成嚴重損失,在社會上造成惡劣影響。李毅中在分析當前事故多發原因時指出,問題主要是已經制定的各項安全措施沒有真正落實,有些地方、部門和企業還停留在文件上、會議上和口頭上;一些企業安全主體責任不到位,管理松弛,違章指揮、違章作業和違反勞動紀律的問題嚴重,安全隱患大量存在;一些地方采礦秩序混亂,安全執法不到位、不落實,安全法治秩序沒有建立起來。同時也存在一些深層次問題,部分行業產品需求過旺,煤電油運繃得過緊;一些行業管理弱化,安全監管體制尚需改進完善;安全設施和生產設備落后,安全欠賬較多;農村勞動力大量轉移而教育培訓滯后,以及事故背后的官商勾結、權錢交易等腐敗現象,都加大了安全工作的壓力。
對此,李毅中提出,今年各地、各部門要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嚴格責任追究。對無視法律、無視監管、無視生命,甚至抗拒執法,違法生產造成事故的要依法嚴懲;對失職、瀆職的公職人員要嚴肅追究;對以權謀私、官商勾結、權錢交易等腐敗現象,要會同紀檢監察部門嚴肅查處。
要從教育、制度、獎懲等方面入手,繼續解決“執法不嚴、工作不實”問題。廣泛宣傳“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和“安全發展”的指導原則,增強全民安全法制觀念和安全意識,要維護人民群眾的安全生產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鼓勵舉報違法、違規和違紀現象。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