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置疑,資源開發是落后地區經濟崛起的希望所在。毋庸諱言,礦產資源的開發比起旅游、生物等其他資源的開發,簡單而又快捷得多,是資本原始積累的首選。
和漫長的地球年齡相比,在人類社會某一個短暫的生活時期,礦產資源是不可再生資源。同樣,一條生命,一旦失去,再也沒有輪回。
我們現在開采的煤炭,是史前動植物殘體深埋地下,經過復雜的生物化學作用,再加地質作用轉變而成。一塊煤,只要我們讓它達到著火點——借助幾根柴、一朵火而已——很快就會化為灰燼。但是,一條人命,如果埋在地下,幾萬年后可以形成幾粒煤粉?
2007年歲末,山西省臨汾市洪洞縣瑞之源煤業有限公司新窯煤礦“12·5”發生特大瓦斯爆炸事件中,又有105名礦工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這是2006年以來全國發生的一次死亡人數最多的特大安全生產事故。一名還在活著的煤礦工人說:“每次下井我都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再上來。”
不能以此否認煤炭生產對地方經濟的巨大貢獻,但值得更深一步認識的是,生產安全才是煤礦企業對和諧社會的最大貢獻。人是社會最為寶貴的資源,煤炭不可再生,人的創造力卻可再生,離開某樣資源,人類照常生存、社會照樣進步,正是因為有人類自身的創造能力。從這個意義上說,人生安全是第一位的,安全責任重于泰山。再說,動輒幾十、上百家庭成員缺失,家庭既不美滿,哪來社會和諧。
安全就是效益,煤礦企業生產安全是煤礦企業對和諧社會的最大貢獻。科學發展才能構建和諧,科學發展的前提是安全發展。一切發展要“好”字當頭,這是科學發展觀的根本要求。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下一篇:涪陵發生大面積森林火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