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青年時報》報道,昨天凌晨5時左右,一輛載有17.5噸硝酸的槽罐車,在途經春永線蕭山區義橋鎮西山村段時,突然發生側翻,墜下路基起火,罐體破裂,硝酸泄漏。黃綠煙霧夾雜著嗆人氣味,不斷涌出。距事發地不遠,既有人煙稠密的村莊,又有匯入錢塘江的河流。由于處置及時,泄漏未造成周圍環境污染。除槽罐車司機當場死亡外,本次事故未造成其他人員傷亡。
事故回放:通紅的火,黃綠色的煙,刺鼻的氣味
事故車是輛富陽牌照的槽罐車,事發前正由西向東行駛。事故發生后,整輛車被大火燒得面目全非,仰天翻在路旁苗木地里。
距事故現場50米苗木地的看護工人,重慶人簡先國、陳進先夫婦告訴記者,他們是事故的第一目擊者,自始至終目擊了事故全過程。
“早上5點不到,我們還睡得很熟。突然一聲巨響,就好像是爆炸”,被驚醒的陳進先出門一看,路對面有輛車翻了,大火熊熊,烈焰沖天。
救人要緊。夫婦倆抱起澆花水管,穿過馬路去滅火。黃綠色的毒煙,刺鼻的氣味,一次次將他們逼退。泄漏的硝酸,順著路基流到泥地和水溝里。靠近毒煙的植物,枝葉被灼得焦黃。
事故現場:水槍稀釋,純堿中和
十幾分鐘后,消防車、交警和120急救車也相繼趕到。硝酸具有強烈腐蝕性,如果大面積泄漏,不僅會灼傷人畜的皮膚、呼吸道,還存在爆炸危險。
因硝酸泄漏形成的毒霧越來越濃,距現場五百米遠,就能聞到刺鼻的氣味。消防官兵一邊疏散居民,一邊設置水槍陣地,用水槍冷卻硝酸罐,稀釋硝酸蒸氣;用路旁的石塊、泥土,在槽罐車周圍,構筑了一道臨時堤壩,防止硝酸蔓延。
交警部門設置了警戒線,對事發點附近道路進行交通管制。火勢被控制后,打開車門的120急救人員發現,司機已被火燒焦,尸體蜷縮著,左手還緊握著方向盤。
上午9時許,吊車將槽罐車吊離現場。為防止起吊時產生火花,預防硝酸灼傷操作人員,消防隊員繼續用水槍對著槽罐車進行稀釋。
環保部門還從附近調集了純堿和生石灰,填埋在路面溝渠里,對硝酸進行中和作業。中午11時許,事故處置完畢。據蕭山環保部門的韓先生介紹,這次泄漏硝酸約17.5噸,濃度約40%,目前已被完全中和。
事故影響:周圍環境未受影響
在事故現場,記者看到,硝酸順著路邊溝渠,向北擴散。苗木地里,石蘭、老虎刺和羅漢松等植物的枝葉和根莖,都被嚴重灼傷。翻車處的柏油路面,被火烤焦、烤化了。在路邊溝渠里,泄漏的硝酸,經過處理后,綿延100多米。
在路基上,散落著近20個編織袋,為了處理污水,環保部門使用了近500公斤的氫氧化鈉(純堿)。但是,黃色的泥漿,還是咕嘟咕嘟冒著氣泡,刺鼻的氣味仍在彌漫。
事發地在春永線北側,和錢塘江的直線距離,不到1公里,不遠處,就有一條河流,通往錢塘江。一旦硝酸污染水體進入河流,沿岸群眾生活將受到嚴重威脅。
環保部門檢測現場空氣與水質后說,PH值超過正常水平,需用石灰進行中和。由于消防處置及時,河道沒有被污染。
事故思考:詭異彎道,事故頻發
據蕭山交警透露,在事故中死亡的司機,富陽人,30多歲,事發時很可能在疲勞駕駛。途經彎道時,車速過快,車上17.5噸硝酸液體的巨大慣性,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據陳進先夫婦介紹,七年來,這一路段,事故頻繁。“平均一年就會翻十幾輛車,特別是夜里,事故易發。”春永線是條縣道,雙向兩車道,路面狹窄,路兩側都是水利溝渠,行道樹稀疏。“前面那個轉彎,是罪魁禍首”,在那里,有一座公路橋,與春永線有一個夾角。途經此處的,多是大型車輛,在急轉或超車時,很容易造成側翻。“去年上半年,這里修起了護欄,但沒多久,就被撞掉了。”記者在事故路段附近,沒看到任何警示標志。(此線索由楊先生提供)
相關鏈接:硝酸
純硝酸是無色油狀液體,是一種有強腐蝕性的強酸,能嚴重損傷金屬、橡膠和皮膚。濃度越高,酸性越大。密度略大于水,與水任意比互溶。硝酸和氫氧化鈉酸堿中和反應,生成水和硝酸鹽。硝酸鹽在水體中發生變化,生成的亞硝酸鹽是致癌物質。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