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奶粉、偽劣藥品、惡性礦難……接連發生的安全事故,是近一段時間百姓的心頭之痛,也成為陸續抵京的全國人大代表和全國政協委員的關注焦點。
2月28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高票通過了食品安全法,這使代表委員們感受到國家對治理安全問題的決心和信心。“該下狠招從根本上破解安全事故的癥結所在!”代表委員們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紛紛表示,遏制令人寢食難安的食品安全、藥品安全和生產安全事故,不僅要完善法律法規,還需要進一步制定科學的監管防控體系,強化問責力度。
哪一起安全事故不是人命關天
在赴北京參加全國政協十一屆二次會議之前,全國政協委員、華東師范大學教授葉建農精心準備了一份發言稿,題目是《切實關注食品安全,賦予“民以食為天”以新的詮釋》。
為什么說是“新的詮釋”?“過去說"民以食為天"是指有飯吃、餓不死,而現在說"民以食為天"是指要吃得健康、吃得安全。”葉建農委員說。
然而,讓百姓擔憂的還遠不止食品安全問題,藥品安全、生產安全帶來的隱憂也在不斷叩擊著人們的神經——
從“齊二藥”到“欣弗”、“刺五加注射液”,再到江西博雅人免疫球蛋白等藥品嚴重不良事件相繼發生,百姓們抱怨:我們連醫院里的藥都不敢相信,還敢相信誰?
從黑龍江省鶴崗市南山區富華煤礦火災事故,到河南省新豐二礦瓦斯突出事故,再到山西焦煤集團西山煤電公司屯蘭礦特大瓦斯爆炸,31人遇難,37人遇難,78人遇難……
在全國政協委員、上海交通大學法學院教授王曦看來,如果群眾對自己的安全已經感到無可奈何,就說明問題已經到了十分嚴重的程度,政府必須以百倍的注意力高度重視,不遺余力地加以解決。
還有多少制度只是寫在紙上
到底是什么導致食品安全、藥品安全和生產安全無法得到切實保障?
追求暴利是直接動因。據一位醫藥界的業內人士透露,以制售假藥為例,一箱假藥的成本不過幾百元,偽造成知名品牌后,其價格可能升至幾萬元。從造假開始,經幾次批發,再通過醫院、診所、藥房等環節到病人手上,每個環節都有巨額的利潤。
企業缺乏社會責任感。全國人大代表、民進安徽省委常委余敏輝認為,按照法律規定,企業是安全生產主體。“但在一些地方,私營企業主根本沒有安全生產觀念,利欲熏心,對員工生命和安全生產不負責任;一些企業雖然也制定了安全生產責任制度,但沒有真正承擔起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只是寫在紙上、說在嘴上、掛在墻上,形同虛設,一旦發生事故,應急能力十分低下。”
執法不嚴、監督不力,安全監管出現盲區。“食品安全監管涉及多部門、多環節、多層面。多頭管理,缺乏統一協調,責任不清,很容易出現監管和執法的空隙。”全國人大代表、安徽迎駕集團總裁倪永培以食品安全問題為例說,目前,我國的食品安全采用分段管理。在這個監管過程中,如果協調出現問題,就會造成有些地方交叉重合,有些地方措施缺位。
一些代表委員認為,在食品、藥品、工礦企業、道路交通等事故易發領域,監管部門的職能重心必須從“亡羊補牢”轉向“未雨綢繆”,從事后應急轉為事前預防;針對多頭監管、政出多門的現狀,必須加強統一協調、無縫連接。
當以敬畏之心警惕“問責之劍”
在三鹿問題奶粉事件中,李長江引咎辭去國家質檢總局局長職務;在山西襄汾尾礦庫潰壩特大事故中,孟學農引咎辭去山西省省長職務……去年以來,在食品安全、藥品安全和生產安全事故頻發之后,辭職或被免職的各級官員名單可以列出長長的一大串。“問責風暴”、“處罰風暴”已經成為安全事故中必不可少的環節。
“問責制度應該更加制度化、透明化,貫穿到對食品安全、藥品安全、生產安全的日常行政管理中。完善問責制度,不僅是懲戒瀆職、失職行為,更要讓所有官員和企業家們意識到,必須對社會負責、對民眾負責,否則將為之付出百倍代價!”全國人大代表、江蘇淮安市委書記劉永忠說。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