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臺灣立榮航空去年4月發生爆胎飛航事故,歷經一年調查,臺飛航安全調查部門8日公布報告,確認是人為疏失導致事故。
調查指出,飛航組員未遵守標準作業程序,飛機主輪未離地,起落架手柄就被提起,導致主輪艙門提早開啟,因起飛高度不足,艙門擦地受損,輪胎煞停且與地面摩擦,造成爆胎及主輪損害。
立榮航空這起飛航事故發生在去年4月15日,其MD-90-30機型的B7901班機,執行桃園至高雄接駁載客任務時,在桃園機場跑道剛起飛就發生爆胎意外,所幸當時機上43人平安無事。
飛安會代理執行長王興中說,飛機起飛時主輪還未離地,飛航組員就將起落架手柄提起來,導致放置主輪的艙門打開,因起飛高度不足,艙門直接擦地,還在滾行的輪胎急煞并與地面摩擦,造成左、右輪艙門嚴重受損,一、三及四號輪胎爆胎,三、四號輪轂嚴重受損,左輪艙門制動器也彎折損傷。
不愿具名的飛安專家指出,該班機輪胎連三爆,所幸胎皮未擊中飛機重要零件,且飛航組員在高雄落地時還算處置得當,才沒釀成失事意外,是不幸中的大幸。
飛安會調查也發現,MD-90客機的起落架手柄防收鎖設計,與一般飛機需主輪離地才能收起來不同,設計存有隱藏性風險,但因MD型系列客機已停產,生產廠商無意修改,將要求相關單位提供駕駛此一風險信息,防止起落架在鼻輪離地、但主輪未離地時遭誤收。
飛安會也要求立榮航空加強訓練和要求飛航組員,確實遵照標準作業程序,執行飛航任務。長榮集團發言人聶國維表示,將依照飛安會的建議配合辦理,同時會加強旗下立榮航空飛航組員的訓練。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