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縣相關部門組成的聯合調查組的調查,8日下午發生在建水縣官廳鎮牛滾塘小水箐礦山死亡4人的事故原因已初步查明:一名礦工進入到正在停業的礦井內一廢棄坑道“方便”時中毒,而前往救援的人因施救不當造成了連環中毒窒息。紅河州安監局領導稱:經過嚴格調查,當時礦井內并沒有放炮作業。
礦洞出事后,還有部分工人留守在上面。
礦山上另一個停業的礦
昨日,在當地政府部門的主持下,事件已得到妥善處置,坑道業主與死者家屬已達成初步補償協議,但具體補償數字還沒有公開。
初步鑒定為二氧化碳中毒
昨天,記者看到,出事的礦洞已經被一把大鎖牢牢鎖住,留守人員依然看守在事故現場,防止不明真相的人員進入再次發生意外。公安機關已經開始對4名遇難者的遺體進行檢驗。
昨日下午,安監等部門的工作人員,已對礦洞內的有毒氣體進行了檢測。調查組工作人員說,由于該坑道已經停業整頓,且岔道已廢棄多時,導致岔道內二氧化碳沉積、致使氧氣供給不足。初步原因鑒定為缺氧窒息死亡,有毒氣體為二氧化碳,濃度到底有多大,要等綜合檢測結果出來后才知道。
遇難礦工并非死于礦洞炮煙
經過調查組初步鑒定,死亡原因初步鑒定為缺氧窒息死亡。在官廳鎮政府的報告中稱,最先遇難的那名礦工,是私自進入廢棄坑道上廁所才引發的連環傷亡事故。但是這一說法卻遭受一些人的質疑。
有人說,從常理來看,事發地點距主干道110米,廢棄岔道是個10米長的斜下山坑道,即使要去方便,也沒必要走進去那么遠的距離。而死者親屬則說,5人一起下去工作后,在岔道口休息,因為礦燈還遺留在坑道里,才獨自進入里面去找的。但是此說法并未得到有關部門證實。
有人還說,既然是停產的礦洞,為什么還有工人進入里面作業?官廳鎮黨委書記白文說,那些工人都是礦方的看守人員,并不存在停業整頓期間非法開采的問題,4名礦工也并非礦洞炮煙悶死的,因為礦洞在停業整頓期間,礦洞里面的機器設備也需要維修,從初步調查的情況看,事發當天并不存在“放炮”一說。
礦老板與死者家屬達成初步協議
昨日記者獲悉,在當地黨委政府的主持協調下,專門召集礦方、死者家屬參加了一個善后處理協調會,就安葬費和補償問題進行了協商,坑道業主與死者家屬已經初步達成補償協議。但是,具體補償數字,當地政府部門稱因為是初步協議,暫時還不方便透露,要等最后調查結果出來后才能公布。
目前,紅河州、建水縣聯合調查組對詳細的事故原因正在調查。截至記者發稿時,對死者的相關補償問題還在善后處理中。
■ 新聞延伸
“自救不當”暴露安全培訓不足
據記者了解,官廳鎮牛滾塘小水箐14號坑道,為合法有證坑道,在官廳鎮進行資源整合期間,已下發了停業整頓通知書并已停業。
春節后,該坑道留10人對坑道進行維護。事發時,先有1人私自跑到距主干道110米的廢棄岔道內,第一人進入后,長時間未見出岔道口。于是,第二名礦工獨自進岔道查看,也未見出來,接著第三人又進去查看,也未見出來,第四人進道后,往內走了5米左右,感覺呼吸困難,于是該名礦工往回爬出了岔道,遇見第五名礦工,說:“里面的3名礦工可能不行了,我進去也感覺呼吸困難,我都是爬出來的”。第五名礦工聽后,就急忙跑進岔道去營救,結果連他也沒見出來。
在聽到第四名礦工(出道口通風休息后,頭腦已清醒)的訴說后,礦山工作組及時組織人員進行搜救,在距岔道口6米的地方,發現兩人尚有呼吸,并進行急救,但最終不治身亡;在距岔道口10米處又發現兩人,已當場死亡。
礦工反映,以前當地一直沒發生過礦洞悶死人的事情。停產礦井為何也“吃人”?調查組的工作人員說,5名人員主要是因自救不當,才造成了如此重大的傷亡事故,在一定程度上也暴露出了礦山工作人員安全意識、自救常識等培訓方面的不足。當地的一礦工不無遺憾地說:“礦洞里面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硫化氫等有毒氣體,有明顯安全隱患,卻沒有任何安全防范意識,這是一個沉痛的教訓。”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