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和國家煤礦安監局通報貴州省2起煤礦頂板事故。通報稱,當前,一些煤礦特別是小煤礦仍然存在采掘機械化程度低、支護設計不合理、支護方式落后、違章空頂作業等突出問題,頂板事故多發。近年來,頂板事故死亡人數一直占全國煤礦事故總死亡人數的30%以上。為深刻吸取事故教訓,進一步加強煤礦頂板管理,遏制同類事故再次發生,現提出以下要求:
一、全面加強煤礦安全生產工作。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和煤礦企業要深入貫徹落實中央領導同志近期關于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和全國煤礦安全生產經驗交流現場會、全國安全生產(季度)視頻會精神,清醒認識當前煤礦安全生產形勢,牢固樹立安全生產工作只有起點、沒有終點的思想觀念,堅持從零做起、常抓不懈,把各項工作抓嚴、抓實、抓細、抓好。尤其要按照國務院關于集中開展安全生產領域“打非治違”專項行動的統一部署和國家安全監管總局的要求,進一步提高認識、堅定信心,加強領導、狠抓落實,不留盲區、不留死角,嚴厲打擊各類非法違法生產經營建設行為,堅決治理糾正違規違章行為,及時發現和整改安全隱患,始終保持高壓態勢,促進煤礦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好轉。
二、強化技術管理,合理選擇支護方式和參數。煤礦企業要高度重視頂板管理工作,明確分管負責人和分管業務部門,配備足夠的專業技術人員,健全完善有關規章制度,明確崗位責任。要加強礦井地質勘探和礦壓觀測工作,掌握煤層賦存情況、地質構造、頂底板巖性、煤巖物理力學參數和礦壓顯現規律,做好采區地質情況的預測預報工作,為頂板管理提供基礎資料。要按照《煤礦安全規程》和技術規范,根據所采煤層頂底板巖性和礦壓顯現規律,制定采掘工程支護設計方案,確定相應的支護方式和支護參數;條件發生變化時,要及時進行調整。對于應力集中區,要采取增加支護強度的有效措施。
三、強化現場管理,嚴格落實頂板管理安全技術措施。煤礦企業采掘工作面、巷道維修工程要制定作業規程和安全技術措施,遇有過老巷、煤柱、地質構造破碎帶等特殊情況時,要及時補充制定安全技術措施,并按規定審批、實施。采用錨桿、錨索、錨噴支護的巷道,要加強對支護質量的檢查,確保錨桿、錨索的材質、拉力和預緊力、噴層厚度和強度符合作業規程規定。要加強巷道頂底板移近量的觀測工作,防止因錨桿、錨索支護質量問題引發巷道冒落。要加強對作業人員頂板管理知識的教育培訓,增強防范頂板事故的意識和能力,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嚴禁空頂作業。事故發生后,要科學安全組織搶險救援,嚴防發生次生事故。
四、切實加大煤礦事故和瞞報行為的查處力度。事故發生地有關部門要積極配合駐地煤礦安全監察機構按照“四不放過”和“科學嚴謹、依法依規、實事求是、注重實效”的原則,嚴肅查處事故,嚴格追究責任。對涉險事故,也要按照有關規定和要求,進行嚴肅查處,并認真分析原因,吸取事故教訓。對瞞報、謊報、遲報事故行為的責任人員,要綜合運用法律、經濟和行政等手段,依法加大處罰力度。要嚴格執行事故通報、約談、分析和跟蹤督導“四項制度”,落實各項安全措施,防范同類事故發生。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