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還在,人卻沒了。”昨日,想起3位遇難工友,江柯(化名)搖著頭、噙著淚。
7日凌晨5時40分許,下著雨,龍巖橫山路一個下穿鐵道的在建涵洞,發生護坡坍塌事故,3名工人不幸遇難。
市民質疑,護坡坍塌,或因趕工期而堆砌不規范,而在雨夜施工,也給施工帶來安全隱患。
挖掘機正在塌方處作業
現場:護坡塌方,鐵軌被掏空
橫山路,龍巖市區一條在建的次干路,途經農校、龍馬鐵路等處。
塌方發生在橫山路下穿龍馬鐵路的一個在建涵洞工地上。7日下午3時許,導報記者趕到現場,工地周圍拉起警示線。警示線上掛滿“小心塌方”的標志,F場,依舊有不少市民圍觀。
涵洞左側護坡塌方,該護坡原本高約5米,用白色沙袋堆砌而成。塌方之后,大面積的積水,形成一個“小湖泊”。
現場,一臺挖掘機正在塌方處作業,從“湖泊”中打撈被土方埋住的施工工具。而在挖掘機作業時,塌方處仍然有泥土散落下來,土質較為疏松。
在塌方護坡的上方,是龍馬鐵路。由于部分路基被掏空,鐵軌懸空。據現場工人介紹,龍馬鐵路為一條鐵路貨運專用線,通往一工廠。
7日清晨,尸體已被運走。塌方事故發生之后,7日該工地停止施工。多數工人待在工地附近的簡易工棚休息。
講述:3人被埋,5人僥幸逃生
在工棚內,導報記者找到工人江柯。他躺在床上,抽著煙,眼里布滿血絲。他說,7日事發之后,他就一直難以入眠。
江柯說,他來自江西,與3名遇難者是老鄉,住在同一個工棚。該工地實行輪班制,每個班8個工人。“我剛好輪到上半夜的班,所以,7日凌晨我沒有參與施工。”
江柯說,6日深夜,他在工地干完活之后,一身疲憊,往床上一躺,就呼呼入睡。7日凌晨5時40分許,一陣吵鬧聲把江柯驚醒。“出事了,出事了……”工地上炸開鍋,所有人都往工地跑。江柯也趕緊起身,跑向工地。
他看到工地的護坡發生塌方,有人被埋。“事發時,3個老鄉剛好在護坡下,來不及逃跑,全部被埋了。”江柯說,同一班的其他5人幸運逃生。
施救 徒手扒土,沒能救回老鄉
江柯說,塌方發生時,天空下著雨。“雨有點大,把泥土變成泥漿,他們3人完全被泥漿埋沒。”江柯說。
隨后,30多名工人來到塌方處,展開營救。江柯說,由于怕給被困者造成二次傷害,挖掘機只是小心挖掘著,鐵鍬也是小心翼翼鏟下去。
“更多人是徒手去扒,土質很松,我們奮力把手伸進泥土中,扒開泥土……”江柯抹了一把淚。他從褲兜中伸出手來,手上還沾著黃泥土。
江柯說,一個多小時后,3名被困工友被找到,但都不幸遇難。
江柯說,3名工友年齡都在40歲以上,“他們來自同一個村,平常很節儉,就是為了多賺點錢回家。”江柯嘆口氣,“現在錢還在,但是,人沒了”!
拷問 因趕工期施工不規范?
據龍巖當地媒體報道,橫山路建設前期因道路途經鐵路線,施工較為困難,施工單位與鐵路部門協商溝通后,去年11月份才開始進行下穿鐵路涵洞的施工,整條橫山路預計6月份通車。
一名長期從事建筑行業的人士分析,坍塌的護坡,堆砌或不規范。如果趕工期,就存在堆砌不規范的可能。
昨日,導報記者聯系上施工單位負責人涂先生,施工單位是江西城宇集團工程有限公司。對于趕工導致護坡堆砌不規范的說法,涂先生說,護坡上方是鐵路線路,砌坡比較復雜。
他說,如果往鐵路線深挖進去砌護坡,會影響鐵路線路的穩定性,所以,護坡坍塌前,堆砌成一個倒“V”形結構。
他說,這種倒“V”形護坡,也比較牢固。護坡堆砌,沒有因趕工而隨意堆砌。“坍塌的原因,主要是降雨導致斜坡中雨水飽和所致。”
雨夜施工存安全隱患?
在該施工段,既然雨水都能導致塌方,為何還在雨夜施工?
相關人士分析,此處護坡沒有靠著山體,僅僅背靠土坡。“土坡疏松,容易積聚雨水,增加護坡容易下沉,在這樣的護坡下,應盡量避開雨天施工。”
對此,涂先生解釋,近日,龍巖天氣以晴為主,“這樣的天氣最適合施工,而且,下穿鐵路的涵洞施工,必須考慮鐵路線運行,所以,施工必須要快”。
所以,該工地分成幾個班徹夜施工。他說,7日凌晨,天空以毛雨為主,“這種雨勢,不會影響施工,因此就沒有停下來”。“誰知道到了凌晨5點多,雨勢突然增大。”他說,“天氣難以把握,所以才沒有及時停工,并非漠視安全隱患”。
目前,善后工作已經展開。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