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是全國防災減災日,為提高轄區社區群眾的消防應急逃生能力,延慶大隊應溫泉東社區居委會邀請為該社區進行消防應急逃生知識培訓,參加此次“同撐應急保護傘、共筑平安好社區”應急演練的有延慶縣辦事處、縣綜治科,延慶縣民防局、縣應急辦、縣地震局、縣紅十字會、延慶縣電視臺等相關單位人員共計400余人,大隊為此指派授課經驗豐富的延慶大隊南菜園中隊副指導員劉志高為該社區群眾開展地震應急知識逃生培訓。
開展此次培訓前,延慶大隊南菜園中隊副指導員劉志高以剛實施的《消防法》以及《安全生產法》、《突發事件應急法》等法律法規為依據,對在場的居民群眾進行簡單的消防知識講解。隨后,副指導員劉志高結合地震逃生知識講到,地震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95%以上由各類建筑物的破壞引起,致死原因主要是房頂塌落和灰塵嗆悶。而地震中的逃生則分為技能逃生、求助逃生和器械逃生,震中及其附近地區,從地震發生到房屋倒塌,一般有12秒鐘的時間。此時應保持冷靜,在12秒內正確避難。在家里時發生地震。首先要做的是保持鎮定,如果你所處的房屋不是危房,建議就地躲藏,靜觀其變。同時還指出強烈地震時有不少人就是因驚慌失措往外跑,結果不幸被樓上倒下來的東西砸傷、砸死。但如果住的是平房,且離門很近,則應在12秒鐘內沖出門外。副指導員劉志高結合地震發生的環境講到在室內如何藏身?地震時發生燃氣泄漏是如何逃生?被塌落重物壓住身體怎么辦?埋在廢墟中如何維持生命?在野外應怎樣避震?公共場合人群混亂如何進行自我防護?進行地震逃生知識講解。
經過半個多小時的講解后,現場居民都能夠正確掌握地震時應該如何逃生,在居委會工作人員和現場消防官兵的引導下,防震疏散演練正式開始。聽到第一聲哨聲后,正在居民樓內的群眾迅速從教室撤離到過道,并用枕頭和被子護住頭部,防止被重物砸傷。聽到第二聲哨聲后,現場群眾分組有序地按照預案制定的路線進行疏散,迅速撤離至安全地帶。劉志高副指導員并借此契機向現場群眾們講授了防災減災知識以及在突發事件中處置和自我保護的方法,受到了在場群眾的好評,紛紛表示獲益匪淺。
最后,延慶縣電視臺《延慶新聞》欄目工作人員對延慶大隊南菜園中隊副指導員劉志高進行了現場的采訪,副指導員劉志高表示:舉行地震逃生現場演練意義深刻,不僅給在場所有居民群眾上了一堂不尋常的防震專業知識課,而且還增強居民群眾的防震減災意識,掌握了基本的疏散逃生技能,使廣大群眾在面對地震時能夠消除恐慌、沉著應對,成功自救。把“防災減災日”消防科普宣傳活動推向了高潮。同時通過演練,使大家提高了多種復雜環境條件下的逃生自救能力。隨后,現場官兵為在場居民群眾發放了消防宣傳單,大家紛紛擁上前來領取消防宣傳單,紛紛表示將認真學習消防知識。
通過這次演練,進一步提高溫泉東社區居委會應對突發事件和地質災害的應急反映能力,提高了廣大社區居民防災、避災意識,使社區居民在突發事件和災難面前能夠采取正確的方法開展自救互救,能夠迅速、有序、安全地撤離疏散,最大限度地減少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上一篇:臺前河務局緊急修復雨毀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