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確保京廣黃河鐵路大橋汛期的安全暢通,6月21日,鄭州鐵路局鄭州橋工段組織160多名干部職工,在京廣線鄭州黃河鐵路大橋進行今年黃河首次汛情的拋石護墩施工任務。
18點30分,隨著局調度命令的下達,一列鐵路專用防洪拋石車緩緩地駛上京廣黃河鐵路大橋。在橋中央的橋墩處,隨著一聲聲的哨鳴,一籠籠的石塊被成功地拋入黃河。
始建于1958年的鄭州京廣黃河鐵路大橋,位于黃河下游游蕩性的河段上,由于當時的建橋技術和地理條件限制,大橋橋墩基礎較淺。每年的汛期為防止河水對橋基的沖刷都要進行拋石防汛。 6月19日9時30分至7月1日零時,小浪底黃河小浪底大壩兩個排沙洞同時開啟,黃河第九次調水調沙正式開始。這次放水量將達到每秒3800立方米,小浪底水位降至汛限水位125米,通過調水瀉洪將改變黃河大橋橋址處的水流環境和輸沙運行規律。此次調水調沙雖然時間短,但下泄流量較大,對防洪工程和灘區安全有明顯影響。黃河防汛抗旱總指揮部已讓沿黃地區相關部門細化有關單位預案,對黃河下游河道特別是卡口河段的河勢、灘岸變化、險工和控導工程水位觀測及工程查險搶險、防止洪水漫灘等做出了全面部署,以確保灘區安全和防洪工程安全。為配合黃河小浪底水庫的調沙瀉洪,擔負大橋養護維修任務的鄭州橋工段高度重視,緊急啟動了拋石渡汛預案。
在施工現場,橋下湍急的河水沖刷著橋墩回旋而下,橋西側的護欄正對橋墩向兩邊拆除5米,為專用防洪拋石車留下一個拋石口。緩慢移動的拋石車每到達這些拋石口,一籠籠用鐵絲捆扎的片石就在拋投手的的奮力搬動下,從一臺臺固定或能移動的鐵架小車上掉入黃河,滾落在橋墩的前方,河面上頓時飛濺起幾米高的水柱。列車上一名名頭戴小黃帽,身穿防護服的職工神情專注,動作敏捷,配合默契。晚20點列車上的石籠被全部拋入黃河。
據在現場負責此次拋投施工的鄭州橋工段段長袁遂林介紹,整個拋投施工將持續8天,對鄭州黃河鐵路大橋9個沖刷較為嚴重的橋墩進行拋投,總計拋投片石6列共1080立方,從21日開始到28日結束,鄭州橋工段將利用每天下午的施工點拋投一次。拋投時京廣黃河鐵路大橋西面的上行線將被封鎖禁止列車通過,東側下行線通過的列車將降低過橋速度。拋投后,橋墩的墩臺將得到加固,減緩了河水對橋墩的沖刷,防止了橋墩基礎泥沙的流失,使大橋在汛期的穩定性得以增強。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