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進入酷暑,氣候十分悶熱。由于室外溫度驟升,讓人心緒煩亂,尤其容易讓上路機動車駕駛人員誘發“季節病”,通常我們把它稱作“四癥”,即:一是“怯熱癥”,上路不愿佩戴安全頭盔因此而增加事故傷害幾率;二是“急躁癥”,上路因行色匆匆而產生盲從、違章和超速行駛;三是“錯時癥”,喜歡凌晨出車,深夜趕路,由此出現“多拉快跑”忽視安全;四是“遲鈍癥”,因夏日光照強烈,給人造成視線不良和心煩意亂,形成視力障礙和心里障礙,導致駕車急躁、莽撞、反應不敏捷,因此容易導致交通違法。
信豐大隊根據轄區以往夏季道路交通事故的規律和特點,針對上述機動車駕駛人易以出現的“季節病”,實行準確“把脈”,適路“開方”,加大宣傳,強化管控。一是在切實抓好縣城區人流、物流、車輛高峰期交通管控的同時,密切關注好縣工業園區、農村圩場和國省道、縣鄉道周邊農民、農民工和學生流出行的交通安全,尤其著力加強對騎乘摩托車不戴安全頭盔群體的管控,做好查處一起,教育一起,以減少交通事故對機動車騎乘人員的事故傷害幾率;二是在省縣際交界處、高速公路出入口、國省道征費站點等,設立駕駛人員夏日出行臨時休息室,實行“送一杯涼茶,發一張小卡,祝一聲平安,給一句提醒”活動,為每位“早出晚歸”的駕駛人員送上一份“冷卻劑”和“平安丸”;三是加強科學布警,針對夏日機動車“錯時出車”的規律特點,實施每日24小時“錯時管理機制”,對凌晨、深夜上路車輛加強道路安全和氣象信息預警預報,加大路面管控和“安全預警”;四是大力開展夏季交通安全宣傳,通過電視、報紙、開啟警示燈和交通喊話等加大宣傳力度,組織“夏季交通安全咨詢”,同時將自編自印的《夏日行車10個禁忌》、《路面安全10個防范》等交通安全知識小卡片、小折扇和小吊飾,送給轄區每位客運車輛、運輸學生車輛、出租車、公交車、大型長途貨運車輛和危險化學品車輛的司機手中,教育和警示他們注意安全和平安駕車,做好預防夏日重特大交通事故工作。
通過加大夏日交通安全宣傳力度,組織“適銷對路”的交通安全教育管理,信豐大隊轄區在進入炎夏以來,交通安全形勢基本平穩,預防重特大交通事故有序有效,交通事故“四項指數”頻頻下降,事故期數與去年同比降低4成,夏日交通安全已由“活動口號”全面地轉化為安全成果。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下一篇:黨員先鋒工程吹響“集結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