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重慶氣礦鄰水采輸氣作業區管轄著六個氣田70口生產氣井,隨著2009年1月文星增壓站的建成投運,該作業區所轄6個氣田均已進入增壓開采,除1口井暫時未采用增壓工藝輔助生產以外,三座增壓站共16臺ZTY系列壓縮機組擔負著69口后期氣井的增壓開采任務。
在川東氣田的后期開采中,增壓助采工藝占據著不可撼動的主力地位,隨著開采程度的不斷深入,氣井壓力下降快、機組負荷大、異常井逐漸增多,對增壓工藝的“依賴”越來越強。鄰水作業區立足科學、大膽創新、精細管理,形成了一套獨有的管理制度。自1996年8月張家場氣田進入增壓開采以來,截止2月底,該作業區三個增壓站已安全平穩運行118萬小時,處理天然氣36億立方米,增產25億立方米。
“兩套制度”提高管理水平
“聯產協作制”摒棄過去增壓站和采氣站獨立考核的做法,將增壓站與相關氣田產量完成情況進行聯合考核,進一步強化生產井與增壓站之間的聯系、配合與協作,同時該區塊的管理情況也與該區塊技術責任人的考核掛鉤。
“技術員住站制”突出技術員的現場指導責任,要求技術人員每周對增壓站進行輪流巡檢及技術指導,并在節假日、月保和年保期間全程住站。形成了技術員指導、技術能手示范,帶動其他員工的新模式,有效提高了員工的整體素質。
“兩種辦法”提高管理質量
“分級管理法”主要針對設備維護內容和維護頻率,分為巡檢保養、常規保養和重點保養三個等級,建立相應的保養臺帳,對保養內容、保養時間進行明確規定。巡檢保養注重設備外觀和日常養護,即每小時例行巡檢時對設備外表的油污、贓物、蛛網等進行隨時清潔;常規保養則是對設備的注油系統、電路系統、潤滑點、連接處等進行定時檢查和保養;重點保養則是對易耗、易損件、重點部位等進行重點監測和保養。
“動態分析法”則圍繞“提高機組利用率”做文章,結合生產情況時時監測和調整壓縮機組工況,確保機組在合理工況下運行,提高機組處理能力。如在冬季通過合理調整工況將單臺機組負荷由原來的50%提高到60%,降低了機組燃料氣消耗,每天節約燃料氣1000立方米左右。
“兩本日志”精細管理過程
“站長日志”要求增壓站班長每日根據自己的工作內容形成詳細的工作記錄,對每日工作量、生產運行情況、隱患介紹以及整改方法、進度、完成情況等詳細進行記載,作為原始資料以備查閱,并將其記錄情況納入其個人業績考核范疇進行考核。
“設備日志”則是為站上的設備建立詳細的“戶口簿”,設備的使用、維修、零配件更換等情況都逐一記錄,利于準確掌握機組各零部件的使用時間及磨損情況。特別是易耗和易損件更是詳細記錄了每次更換時間、更換原因,推斷其使用壽命,利于計劃性的維修或更換,確保機組平穩正常運行。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下一篇:淄川區開展重大安全隱患排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