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以來,遼陽縣交警大隊加強事故處理窗口建設,結合工作實際,推進“四項舉措”進一步規范執法程序,提升民警執法水平,減少事故處理中的不和諧因素,積極構建和諧警民關系。
一、發放“三卡”,搭建警民溝通橋梁。今年,大隊事故處理中隊進一步完善了“三卡制度”,即“警民聯系卡”、“道路交通事故處理提示卡”、“當事人權利、義務告知卡”,在處理交通事故的過程中,發放給事故當事人;在事故中隊辦公地點,設置了前臺接待室,制作懸掛了“交通事故處理公示欄”,“事故處理形象監督員名單欄”等將交通事故處理流程、損害賠償項目、標準和計算方法等內容向當事人公開,揭開辦案的神秘面紗,減少與群眾間的距離,陽光執法,讓群眾一目了然,增強警隊與群眾之間的聯系。
二、推行“預約”制度,提高事故處理效率。今年,事故中隊結合工作實際推出了交通事故處理預約制度,進一步為群眾提供方便。一是辦案民警與當事人提前進行事故處理預約、告知當事人自己的辦案與換崗時間,防止當事人因交警出警或換崗輪息時而走空路,提高事故處理的有效率;二是事故中隊公開事故處理民警的姓名、照片、警號、職務,設立監督舉報投訴電話,倡導清廉公正的執法風氣。這些措施既方便當事人辦理事故處理事項,也方便當事人對事故處理工作進行監督。
三、落實“案件回訪”制,密切警民魚水情。結合今年的“駐社聯村”活動,大隊事故中隊進一步建立了民警辦理典型案件的回訪制度,以及對重特大事故傷員的探訪制度,在事故處理的過程中,要求中隊民警貼近群眾,通過近距離與當事人接觸,深入了解有關事故案件的第一手材料,掌握傷員的傷情及治療情況,及時了解群眾對案件處理的反饋情況,做好安撫和交通安全宣傳工作,聽取對事故預防和事故處理工作的意見和建議,真正做到深入群眾中去,努力構建和諧的警民關系。
四、推進“事故調解”機制,消融社會矛盾。為充分發揮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人民調解委員會的工作職能,及時化解因交通事故產生的民事糾紛和社會矛盾,進一步積極采取措施,深入推進人民調解與道路交通事故案件無縫對接和良性互動,今年大隊事故調解室的調解成功率持續保持了100%。調解工作已普遍被事故當事人了解和接受,加快了事故損害賠償的進程,許多事故當事人在調解工作中受益。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