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筆者有機會近距離走進信豐縣公安局交管大隊城區一中隊女子示范崗,直觀地凝視婷立在中心城區財保路口這道美麗的風景,深情感受到女子示范崗親民愛民那時代脈搏的律動,深切體驗到女子示范崗在開展交通指揮和城市保暢過程中,那幸福的笑容、那苦澀的淚花和那奉獻的快樂。
說起信豐交警女子示范崗,那還得追溯到2012年底。信豐縣委、縣政府根據縣中心城區城市規模面積不斷拓展、機動車數量逐年聚增、交通管理力度不斷加大的現狀,在正式警力編制受到限制的條件下,縣人民政府經過研究批準,經組織統一考試、面試并擇優錄取后,該大隊新聘錄用了一批交通協警人員,其中招錄了9名女子交通協警,并研究設立了交警女子示范崗(該崗隸屬于城區一中隊),崗位設置該在縣中心城區交通流量大、105國道(迎賓大道)與圣塔西路交匯的財保十字路口。女子示范崗現有人員10名(1名正式民警、9名協警人員),她們有知識、有文化、有青春活力,在經過嚴格的軍事化訓練之后,于2013年2月2日正式上崗執勤。
信豐大隊女子示范崗的構想與建立,是該縣改革開放后公安交通社會管理的一個“創新動作”,也是借鑒和學習其他兄弟大隊管理經驗并結合信豐實際的一個典型范例。在當今道路交通管理人員復雜、情況多變的形勢下,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工作融入女性的溫柔、親善、細膩、平和等“和諧元素”,對加強城區道路交通管理,加大建設警民和諧力度,增強社會綜治維穩功能,提升公眾安全感、滿意度,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
一是在城市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宣傳上發揮了宣傳員作用。信豐公安交警女子示范崗以其良好的形象和素質,以及所掌握的交通安全法律法規知識,通過日常管理向廣大交通參與者開展了深入、細致、持久的交通安全宣傳。她們親和的語言、細膩的情感和富有張力、活力的指揮氣質,很讓人入腦、入心,極易讓交通參與者產生親近感、親和感。
二是在強化城市交通秩序管理構建和諧平安交通中發揮了監督員作用。信豐公安交管女子示范崗建立以來,緊密結合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特點,一直堅持著“早七晚九”、“5+2”(即:早上7時上崗、晚上9點離崗;每周五天正常工作日,加上周末兩個公休日)以及“以點帶線、以崗管面”等超強管理機制與模式,不斷加大了信豐城區交通疏導、指揮和管理力度。女子崗組建以來,長年在烈日下站崗,在風雨中執勤,堅守崗位,服務群眾,至今已糾正了機動車和機動車駕駛人交通違法4000余次,教育了交通違法行為人近萬人次,由此獲得了各級領導及各廣大人民群眾的一致好評。
三是在架構和諧警民關系實踐親民愛民中發揮了示范作用。信豐公安交管女子示范崗成立以來,堅持走好“內強素質、外素形象,構建新時期人民群眾滿意和諧新交警”的路子,她們共計寫出愛民親民“工作日志”260余篇,為過路(街)的殘疾老人、智障兒童、失散小孩和城市居民做好事、做實事216起;利用“護學崗”時段,在車流、人流高峰期組織疏導和帶領中小學生、幼兒園小朋友安全過斑馬線、紅綠燈近千起,幫助8名癡呆老人找到了家,協助6名失散小孩找到了親人,協助查緝和現場抓獲了4名盜車犯罪嫌疑人。前不久,“潭美”臺風來襲我縣,府前路倒下一棵大樹堵塞交通。情急之下女子崗全體民警和協警人員冒著傾盆大雨跑步到達現場,及時疏通了交通,她們以自己青春的汗水和辛勞,換來了人民群眾的幸福與安寧,極大地方便了過往車輛和行人。
信豐公安交警女子示范崗組建以來,年輕的巾幗們以燦爛的“微笑服務”善待群眾,以“鐵的手腕”懲治交通違法行為,以深情愛民之舉敬畏崗位和回報社會。在她們身上,不但充分展示出當代交通民警的時代風采,也演繹出人民交警愛人民的博大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