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滕州圍繞建設生態文明城市目標,牢牢抓住“治、用、保”三個關鍵環節,全面構建三大體系,推進區域水質保護和生態建設,確保了出境水質達標,改善優化了生態環境。
一是在“治”上下功夫,構建標本兼治的水污染綜合防治體系。投入2億元依法關停嚴重污染企業62家,對69家重點水污染企業實施了污染治理再提高工程,確保了企業污水達標排放。投資9000萬元建設了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廠,日處理能力達350萬噸;投資5.4億元建成了3座城區污水處理廠,日處理污水能力達22萬噸,出水水質達到一級A回用標準,污水集中處理率達95%。在52家企業和3家污水處理廠安裝了在線監測裝置,設置了4座水質自動監測站,實現了水環境質量實時動態監控。
二是在“用”上下功夫,構建節約高效的水資源循環利用體系。投資5000萬元實施了第一污水處理廠再生水利用工程,處理后的再生水回用于工業企業生產,目前已形成日供水2萬噸的能力。投資1400萬元,建成了全國首個利用10萬千瓦以上機組干化焚燒污泥工程,日處理能力達300噸,實現了污泥的資源化利用。投資3.8億元在荊河、北沙河上新建改建橡膠壩14座、提水泵站10座,攔蓄庫容達817萬立方米;沿河配套建設中水回用灌區11處,截蓄的河水經過生物凈化、自然降解后,用于農業生產灌溉,年可灌溉回用中水2700萬立方米。
三是在“保”上下功夫,構建適宜人居的水生態環境保護體系。把加強水生態修復保護作為生態建設的基礎性工程來抓,大力推進水系生態林帶建設,建成高標準農田林網95.4萬畝、道路林帶800公里、水系林帶300公里,完成荒山造林5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33%。實施了總投資60億元的荊河、小清河兩岸綠化美化建設,成為水清岸綠、燈明路暢、步步有景的城市生態景觀帶。在城市周邊規劃建設了5處濕地森林公園,投資4.8億元規劃建設了總面積90平方公里的國家級水利風景區微山湖濕地公園,沿荊河、北沙河、界河、薛河規劃建設了投資2.2億元、總面積1.3萬畝的5處人工濕地,每天可深度凈化河水12萬噸,成為涵養水源的天然“凈化器”,恢復保護了水生態環境,境內5條主要河流形成了梯級攔蓄、水面連續、岸綠景美的水生態安全屏障,營造了天藍地綠、河暢水清、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麗家園。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