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天眼”保安全
2019-01-23
作者:趙清洪
| 瀏覽:
評論:
收藏
智能天眼保安全 管道保護人員陳遵祿,楓葉學校施工現場已有人員活動,請你前去加強監管。收到收到,正在前往,五分鐘后趕到現場! 2019年1月22日早7點,冽風襲擾。乘坐早班車前去施工現場的重慶氣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
“管道保護人員陳遵祿,楓葉學校施工現場已有人員活動,請你前去加強監管。”“收到收到,正在前往,五分鐘后趕到現場。”
2019年1月22日早7點,冽風襲擾。乘坐早班車前去施工現場的重慶氣礦梁平作業區管道保護工陳遵祿,接受了一條調度指令。發出指令的調度工陳利娟,此時正在距離楓葉學校15公里外的梁平作業區調度中心,盯著監控屏幕上的施工人員,密切注視對方是否進入管道安全區域動土作業。將施工現場畫面實時傳到調度中心,實現“無空白、無死角”安監,梁平作業區自控工程師田洪軍將這套安全技防系統美譽為“智能天眼”。
“哪里有施工,存在風險源,我們就在那里安裝天眼。”工程師田洪軍介紹,日益加快的地方經濟建設和城鎮發展,讓管道保護工作量和困難程度不端增大。作業區開發這套智能“天眼”系統,從不同方位連續24小時“聚焦”施工現場,實現安全監控無死角、不間斷。
從事管道保護十多年的陳遵祿,說起以前夜間監管施工,不自覺打了幾個寒戰———大冬天,羽絨服外面套棉衣,冷颼颼地深夜蹲守,預防施工方晚間“悄悄干活”、引發危險。“‘天眼系統’當然好啰!”這套遠程智能監控讓陳遵祿滿口稱贊。他說,以前有人一晚上在管道保護區域把磚墻砌到兩三米高,苦不堪言,現在施工人員忌憚“天眼”威力,夜間準時停工,白天正常修建。“有了安監天眼,他們不搞連續作戰,我們晚上也能安眠。”陳遵祿這樣感嘆。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