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消防安全常識
—————-------------------------------------------—家庭防火知識、滅火知識以及逃生自救知識
根據《消防法》《火災大典》《物質燃燒學》《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結合多年的消防工作經歷,所積累的經驗、體會以及感悟。編輯整理了這篇《家庭消防安全常識》。本文主要內容:家庭防火知識、滅火知識、逃生自救知識。
一、火災信息通報:2020年全國共發生火災25.2萬起,死亡1183人,受傷775人,直接財產損失40.09億元。即:平均每天發生690起,死亡3.2人、受傷2.1人,直接財產損失10983561.(一千零九十八萬元)(從這組數據看出我們國家平時每天在消防安全方面 不是平安無事。《刻於加谢馂陌l生,有人死亡,有財產損失呀)。
就在今年7.1中國共產黨黨的100周年前一個月,我們國內連續發生重大亡人火災事故:
6月13日湖北十堰一個菜市場發生燃氣泄露爆炸火災事故造成25人死亡,傷138人。
6月25日凌晨河南一武術館發生火災造成18人(7—16歲)死亡,16人受傷的火災。
6月27日黑龍江哈爾濱南崗區一食品加工廠造成4人死亡,1人受傷的火災事故。
另據應急管理部統計分析,去年全年我國共發生居民住宅火災10.9萬起,死亡917人、受傷499人。即:平均每天發生居民火災298.6起,死亡2.5人、受傷1.7人。
因此,只有在全社會普及消防安全知識,增強社會群眾的消防意識,提高全體人民預防和撲救火災的能力,才能更加有效的預防火災發生,減少火災危害。
一、(防火知識)火源管理及防范措施
(一)教育家里孩子不要玩火,隨意存放鞭炮;且不要在下水道井口燃放煙花爆竹,防止下水道內沼氣爆炸;
(二)打火機不要隨便放置。打火機體內的氣體是液態丁烷屬于易燃易爆化學危險品:
一是不要放在正面窗臺上;
二是不要放在汽車駕駛室的風擋下,防止在充足陽光的照射下,發生物理性爆炸,此時如恰巧遇到明火即刻發生化學性爆燃,造成人員被燒傷或引燃周圍可燃物起火;
(三)礦泉水瓶不要隨意存放在汽車的風擋玻璃下或家里窗臺陽光充足的地方,礦泉水瓶具有聚光(老花鏡)功能,人員引燃可燃物起火;
(四)煙頭不要隨意丟棄。實驗證實:香煙煙頭被丟棄后,自燃狀態下外表溫度為550℃—600℃,中心溫度為830℃左右。這個溫度明顯高于其他可燃物品的燃點。
在無風的條件下,水平放置香煙時,從燃著的煙頭燒到香煙過濾嘴一端需14-15分鐘;垂直放置時,由下往上燃燒到過濾嘴需12-13分鐘。
根據實驗,香煙引燃棉絮需3-7分鐘,引起晴綸著火只需1分鐘左右。由此可知,亂扔煙頭容易釀成火災也就不奇怪了。
因此,應提醒家人,不要隨意吸煙或丟棄香煙頭:
一是不要在家里臥床吸煙,特殊是酒后吸煙或老年人更應該注意;
二是在室外容易隨意丟棄香煙引起戶外垃圾、雜草起火以及各種堆垛起火,特別是冬季北方容易引燃車衣起火;
三是不要在車輛行車過程中丟棄香煙,此時會使煙頭在風力作用下落入同車室內或落入同向或對向相遇的敞開車廂內引發火災;(大家在電視新聞中經常見到貨車起火的視頻)
(五)蠟燭。要謹慎小心使用:
一是使用前要清理周圍的可燃物,特別要保持蠟燭和周圍物體的穩定(最好用空礦泉水瓶(里面成一定量的水)來承裝,即穩定又可靠;
二是不要離開人員的監護,做到人走熄滅;
(六)爐灶。使用中應注意:
一是停止使用燃氣時,及時關閉總閘閥,不要只關閉爐具處閥門,出現爐具或導管泄露燃氣,引發爆炸火災;
二是爐灶加工食品時不要脫離人員的監護,防止鍋內液體沸騰撲滅爐火,導致燃氣彌漫室內遇明火發生爆炸;或鍋內食物燒干過熱起火燃燒;
三是不要在爐灶前傾倒面粉,防止面粉粉塵爆炸;
四是不要在爐灶旁噴殺蟲劑,因為殺蟲劑具有較高的揮發性和易燃性,防止爆炸或爆燃起火。
(七)年輕的同志們要注意噴灑頭發發膠(螺絲)時要遠離明火,防止爆燃引火燒身;
(八)使用電熱器應注意:
1不用要及時關閉電源,做到人走關閉電源;
2要遠離可燃物擺放。
3導線不要過負荷使用(檢測過負荷的方法:用手背探試導線如有一定溫度則說明導線過負荷)。
(九)電褥子、電熱毯。應該注意:切勿弄濕或折疊中使用,防止遇濕導電或折疊短路起火(電擊人);
(十)家庭不要隨意亂拉接臨時電線:防止由于導線布設不規范或連接松動發生短路、接觸不良引發火災;
(十一)平時注意關閉居家窗戶:防止室外火種(例如煙花爆竹等)竄入室內引起火災;
(十二)平時要注意對家里燃氣泄露報警器的維護,切記不要聞道液化氣味或聽到液化氣、天然氣泄漏報警器報警時:
一是不要盲目打開或關閉電器,避免引燃液化氣或天然氣發生爆炸。更不可搬動、移動物體,避免產生撞擊火花,引爆燃氣。
二是切斷氣源,關閉燃氣總閥;
三是打開窗戶,增加室內空氣流通降低氣體濃度;
二、滅火知識
切記:
一是不要盲目因貪戀財物而冒然進入燃燒猛烈的火災現場:
二是要審時度勢,知難而退,不要戀戰。
(一)切記滅火器是家庭唯一的及時、有效的滅火工具(危難時刻顯身手)。應該注意:
一是不要忘記家里購買、配置滅火器;
二是平時應放置在廚房門口或客廳門口;
三是注意檢查滅火器的功能:一是指針在綠區,二是三年的檢驗期;
四是會(操作)使用;
(二)發現室內起火時,切不可貿然開門窗,以免空氣對流加快火勢燃燒和蔓延速度;
(三)滅火時:
一是在室外應站在上風方向,順風滅火;
二是在室內應背對著能夠撤離的通道或疏散門一側滅火,便于緊急情況撤離;
(四)平時要留意家里的總電源空氣開關的位置,當條件允許時:即刻拉下開關,關閉總電源。防止:
一是帶電使施救人員觸電;
二是因火燒造成導線短路放電發生連鎖反應,從而瞬間發生大面積燃燒(使導線絕緣表皮的保護層造成破壞,使導線裸露,從而使導線短路,使整個這條導線及其導線周圍的可燃物瞬間起火,而連鎖發生大面積火災。增加了火災蔓延擴大的態勢)。(五)家庭中幾種特殊火災的滅火:
1電器起火不要盲目用水滅火:防止人員觸電,要用棉被或厚衣物將電器覆蓋(捂)窒息滅火;
2油鍋起火不要盲目用水滅火,即:不可直接潑水滅火,會發生爆燃,燒傷人。應迅速關閉爐灶燃氣閥門,直接蓋上鍋蓋或用濕抹布覆蓋,還可向鍋內放入切好的蔬菜冷卻滅;
3液化氣或煤氣、天然氣的管線或爐具閘閥因漏氣著火時不要盲目施救應該:
一是迅速關閉總閥門;
二是同時可將毛巾或抹布等侵濕捂住著火點;
三、逃生自救知識
(一)介紹火災現場逃生所依賴的消防設施及其應用:
1疏散走道
根據《建筑防火設計規范》室內任一點至最近疏散門或安全出口的直線距離不應大于35米,行走距離不大于45米,其中:
1)一般場所的疏散走道的最小寬度不應小于1.1m。
2)人員密集商場營業廳內的主疏散走道寬度不應小于3米,付疏散走道寬度不應小于2米;
3)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及觀眾廳其疏散凈寬不應小于1.4m(比如影劇院)。
2疏散指示標志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設置在疏散走道上,間距不應大于20米;
2)設置在袋形走道上,間距不應大于10米;
3)設置在走道轉角區,間距不應大于1米,并安裝在轉角處,墻壁上應距地面1米以下的墻面或地面上。
4)應保證疏散標志指向最近的安全出口,并使人員在走道的任何位置都能看見和識別,同時,日常應保證疏散指示標志完好清晰,不被遮擋。
3安全出口、安全門、疏散門
1)安全出口的數量應經計算確定,且不應少于2個,只有當面積小于200平方米時可以設置1個安全出口。其中,公共娛樂場所大于50平方米的應設兩個出口;
2)公共場所內的營業廳、觀眾廳主要疏散走道應直通安全出口,且室內直通室外疏散通道的凈寬度不小于3米;
3)公共場所內的營業廳、觀眾廳等疏散門的凈寬度不應小于1.4米;
4)安全出口、疏散門不得設置門檻和影響疏散的障礙物,且門口內外1.4米范圍內不得設置臺階;
5)禁止占用、堵塞、封閉疏散。
4應急照明應符合下列規定:
(1)商場、市場、歌舞娛樂放映等公共建筑內的疏散走道;
(2)觀眾廳、展覽廳、多功能廳和建筑面積大于200平方米的營業廳、餐廳等人員密集場所;
(3)建筑面積大于100平方米的地下或半地下公共活動場所;
(4)封閉樓梯間、防煙樓梯;
(5)應急照明燈具應安裝在出口的頂部、墻面的上部或頂棚上。
據考證當人群密度為1.5人/每平方米時,步行速度為1m/s;當人群密度為3.0人/每平方米時,步行速度為0.51m/s;當人群密度為3.0人/每平方米時以上時,步行速度幾乎是0。
5樓梯間,一棟規模較大的建筑(除塔式住宅外),都分布著多個樓梯間同時具有一下功能:
公共場所或高層建筑內樓梯間,應該設置封閉樓梯間,且樓梯間具有上下貫通,并在首層直接通往室外,同時具有防火、防煙、 防輻射熱等功能。
(二)介紹火災發生發展的四個階段
1初起階段:起火后十幾分鐘里,燃燒面積不大,煙氣流動速度較慢,火焰輻射出的能量還不多,周圍物品和結構開始受熱,溫度上升不快,此時結構還沒被破壞。因此,初起階段是滅火的最有利時機,也是人員安全疏散的最有利時段。因此,應設法把火災及時控制、消滅在初起階段。
2發展階段:燃燒面積擴大,燃燒速度加快。
3猛烈階段:燃燒強度最大,熱輻射最強。
4下降和熄滅階段:逐漸減弱直至熄滅。
根據研究表明,建筑物室內在起火后,5-7分鐘內是撲救火災最有利的時機(消防隊接警出動時間為5分鐘的設計的根據)。如超過此時間,火災進入猛烈階段,就必須依賴消防隊來滅火,應快速撤離火災現場。
隨著人們現代生活內容的豐富多彩,各種旅游、度假、購物、聚餐、娛樂等社會活動形式多樣,而這些場所各異,同時,不同場所的消防安全環境和條件的各異,有一些場所還不同程度存在著不安全的因素和火災隱患,發生火災的致災因素和潛在的危險還存在。而火災一旦降臨,在濃煙毒氣和烈焰包圍下,不少人葬身火海,也有人死里逃生幸免者。所謂:“只有絕望的人,沒有絕望的處境”。
統計顯示,火災中被濃煙熏死嗆死的人是燒死者的4-5倍。濃煙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一氧化碳中毒。常見的建筑材料燃燒時所產生的煙氣中,一氧化碳的含量高達2.5%(而人吸入一氧化碳的允許濃度為0.2%),人只要吸上兩三口就會失去知覺,呼吸13分鐘就會導致死亡。
假使我們在陌生環境條件下,此時瞬間周圍照明一片漆黑、場所內火災警報或事故廣播警報驟然想起,我們該如何反映。
(一)火災現場逃生的基本原則
首先,當我們聽到場所內的火災警報警鈴或事故廣播或場所工作人員提醒火災發生的呼喊后,切忌:不要選擇乘坐電梯逃生。應該:
1首先按照地面或墻壁下部或室內上面的綠色疏散指示標志的指向,選擇疏散逃生方向、路徑,找尋安全出口或疏散門;
2進入安全出口或疏散門后,確認逃生疏散通道或樓梯,如此時這個通道或樓梯間被火焰或煙霧封堵時,則選擇另一處的通道或樓梯間;
3利用疏散通道(或樓梯間),向下疏散逃往地面室內首層,然后前往室外安全地帶。
(二)火災現場逃生的基本方法
1當你處在獨立的密閉房間當聽到警鈴或事故廣播有火災發生時 不要冒然開門,先用手背觸摸一下門把手,如溫度非常高時或看見有煙霧從門縫進入時,說明室外有火在燃燒,應迅速關閉房門,用洗手間水向門潑水降溫,同時用濕被褥封堵門縫防止煙霧進入。同時在窗前(白天)用鮮艷的物品,(夜間)用手電、手機向外面擺動,吸引外面救援人員的注意。同時打開水龍頭放水降溫,增加空氣濕度,并退入廁所內等待救援。
2此時如正處在室內空曠的地方域,應首先選擇沿墻壁貓腰前行;
一是避免與他人發生沖撞或絆倒;
二是防止棚上物品掉下拌人或咂人。
3由于火災發生時有毒煙氣大多聚集在上面,如果必須穿過煙霧嚴重區域時則是用膝、肘著地匍匐前進通過。因為近地面處往往殘留新鮮空氣。
4逃生過程中,注意呼吸要小而淺,不要大口喘氣。
5根據《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室內消火栓間距不大于30米,安全出口、疏散樓梯口應設置墻壁消火栓。因此,在逃離途中,在疏散走(通)道或樓梯口遇見明火時,不該坐以待斃應該主動操作墻壁消火栓勇敢滅火,這樣即清除了障礙又消滅了火勢。
(三)入住陌生旅館,首先應該做的第一件事:
一是觀察居室內火災報警器的狀態(報警器巡檢工作指示燈持續閃越說明處于正常工作的狀態下);
二是觀察樓道內的火災事故廣播狀態或更值人員情況(一般平時播放音樂證明處于正常的工作狀態下或樓道棚頂上或墻壁上鑲嵌有廣播或較小的賓館有樓層服務員在值更);
三是要主動熟悉房間外面環境:
1了解疏散逃生—路線—途徑,安全出口、疏散門所在的位置;
2留意疏散指示標志、事故照明的狀況(事故照明燈具上平時有綠色工作燈,證明正處于待電工作狀態);
3安全門、防火門以及疏散樓梯內的狀況(注意:
1)安全門、疏散門未鎖閉或堵塞;
2)疏散樓梯、通道未堵塞,保持暢通;
4最后對整個疏散逃生做一次全面回顧,做到心中有數。
最后:希望通過我的介紹大家有所收獲!
祝:大家人人平安,家家幸福!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下一篇:濮陽第二河務局汛期工作紀律再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