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黃河大堤,兩岸樹木翠綠、芳草如茵,一個個以黃(沁)河工程為依托的生態文化景觀讓你融歸自然,流連忘返。自焦作河務局推進“兩河三廊”生態文化示范帶以來,按照“統一規劃、彰顯特色、多元并存”的原則,以建設生態修復、防洪保安、文化保護有機融合的特色景觀為目標,打造了一批獨具特色的黃(沁)河文化傳播陣地。
一是規劃引領,謀篇布局。堅持以現有防洪工程為依托,綜合考慮區域特點、工程情況、文化地標等因素,科學規劃黃(沁)河歷史地標、涵閘、班組等重要節點的景觀建設。
二是盤活資源,融合發展。注重挖掘自然環境、人文、歷史等元素,積極開展黃(沁)河文化的發掘、保護工作,通過歷史文物、雕塑小品等形式與手段,生動展現黃(沁)河的歷史變遷,豐富文化內涵和歷史底蘊,實現沿黃(沁)資源可持續發展。三是打造標桿,提升品位。堅持以“黨建美學”“生態美學”“文化美學”融合共促的理念為防洪工程植入文化的魂魄,建設防汛文化展示區、法治廉政文化展示區,完成大樊堵口紀念廣場、余會險工治黃方略文化苑、老龍灣險工生態苑等精品景觀,以“小景點”嵌入“大工程”使其成為防洪工程一道美麗的風景線和推進沿黃地區高質量發展的文化力量。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